2017年12月25日,年近五十的浙江麗水松陽縣齋堂鄉老茶農陳慧蘭坐進木山堂茶藝師培訓班,利用農閑時節,進一步提升個人茶文化理論水平。能讓種了幾十年茶葉的老茶農進課堂學習的人,是松陽的“茶二代”小雪。她在木山堂開創了松陽茶游學新模式,以茶為依托,開展茶藝、茶道等培訓活動,在弘揚茶文化、傳播茶知識的同時,也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
近年來,松陽涌現出一批以小雪、葉洪清、陸俊敏等人為代表的“茶二代”,他們利用自身學歷高、見識廣、思維新等優勢,避免了低端競爭的窠臼,走出了一條茶產業發展的新路子,成為松陽茶產業發展的新生力量。
松陽縣是中國綠茶集散地、全國茶產業示范縣、中國十大生態產茶縣、浙江生態綠茶*縣。2017年,該縣茶葉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00億元大關,達到105億元。“我們以全省4%的茶園面積,生產了浙江省6%的茶葉,產出全省8%的茶葉產值。”松陽縣農業局茶葉產業辦公室主任劉林敏告訴記者。
經過20多年的產業發展,松陽茶產業雖取得了巨大成績,但也存在增長方式比較粗放、茶園防災能力弱、茶經營主體薄弱等問題。面對茶葉市場的新常態,這批敢想敢闖敢拼的“茶二代”不再像父輩那樣走傳統的種植、經營模式,轉而積極進行轉型升級,通過品質化發展真正提升茶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松陽“茶二代”葉洪清利用“互聯網+”進行高效生態種茶,茶葉質量得到了保證,產量也連續幾年高速增長。近幾年,基地里的春茶都是還沒長出,就已經被客商預訂一空。
葉偉明去年投入上千萬元,引進日本原裝進口抹茶生產設備,讓喝茶變成吃茶,推進該縣的茶葉產品再次向多元化開發邁進。
原浙江大學講師梅曉芬跟隨丈夫、“茶二代”陸俊敏回松陽定居,并開辦了茶書院,向“茶三代”講解陸羽的《茶經》等。經過學習和游學,“茶三代”的心中早早種下了茶文化的因子。而陸俊敏采用小眾定制的方式進行線上銷售有機茶,2018年的茶葉已基本完成銷售。
從生態高效種茶、傳播茶文化到多元化開發和銷售,松陽茶產業發展的天花板*又*被腦洞大開的“茶二代”打破,發展空間也越來越大,喝茶、飲茶、吃茶、玩茶、事茶、用茶已經成為一股新潮流。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