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忽然看見一則消息,說是鹽湖股份將于1月1日起將報價上調100元(噸價,下同),這個比前期市場預期要更給力了些,當時只是說至少會上漲50元。但鹽湖的再次調漲,一定意味著行情趨好嗎?在2017年年初時可是有著不是那么太好的回憶的。這*會如何呢?而元旦過后,整個2018年的鉀肥市場走勢又怎么看呢?
利好方面
一,價格因素。港口氯化鉀進口商表示對后市價格看漲,幅度難確定,但至少短期內不會回落,而兩大國產鉀龍頭也都表示價格將漲,硫酸鉀漲幅50-100元,氯化鉀報價漲幅100元。邊貿市場一直傳言稱俄方希望上調邊境交貨價,甚至已取消返利優惠,進口商對后市價格同樣看漲。而且,國際鉀肥價格漲得很慢,但畢竟一直在漲。
二,供需因素。盡管2017年氯化鉀進口量大增,但是一來年底時港口庫存量環比基本持平,并不是很多,二來邊貿進口大減;國產鉀產量減少,尤其是鹽湖股份庫存量大減。從上述表現來看,氯化鉀需求尚可,起碼并未出現一直擔憂的明顯的供大于求,而淡季即將結束,貨源仍較平穩。
三,環境因素。首先,天然氣供應緊張使得尿素行業開工率處在低位難有大的恢復,價格恐將在高位震蕩,開工和成本因素也使得磷銨價格居高難下,如此環境下,單養分價格*的氯化鉀自然可期,那么硫酸鉀的成本支撐力度自然較大;其次,2018年新關稅雖然對鉀肥繼續控制,但間接的放松也在繼續,雖然暫時還沒有借路出口的機會,但再往后起碼是增大了機會;第三,環保因素雖然是把雙刃劍,但是從2017年的表現來看,還是傾向于對鉀肥的影響更大,低開工率和間接成本的提高,將繼續支撐鉀肥尤其是硫酸鉀的價格;第四,當前經濟環境下,人民幣升值也有利于進口。
利空方面
一,價格因素。下游之所以謹慎的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氯化鉀當下價格遠高于大合同成本價,理論空間達300元以上;國際鉀肥價格上行的速度十分緩慢,2017年全年的平均漲幅也不過20美元左右,若是按照這樣的速度,2018年新的大合同恐怕難以從價格上對國內市場進行支撐。
二,供需因素。其實不用2020年化肥施用零增長計劃,糧價的低迷,以及肥料價格的上漲,使得基層種植及用肥積極性已經大受打擊;高價與環保是把雙刃劍,復合肥等工業需求對于鉀肥需求也可能有所減弱;但與此同時,國內仍有新產能投建,如東北、西北等地新的曼海姆硫酸鉀廠家,國際供大于求壓力也只是暫時緩解,2018年里新的產能將逐漸發力,快的話到2109年其影響力便會不容忽視,國際供應商之間的競爭壓力較大。
三,環境因素。天然氣緊張LNG大漲,政府及時采取各種補救措施,令LNG價格腰斬,而尿素價格大漲也被政府約談,號召全力生產保春耕;與此同時鐵路運價上浮空間從10%擴大到15%,環保稅開征;另外,2020年逐漸臨近,也就是說,化肥受“夾板氣”的可能性很大。
綜合預測
氯化鉀方面。供需整體較平衡但局部異常,賣方之前盈利較好,短期內應無大壓力,但成本與售價價差過大的利空影響將始終存在,而2018新大合同的價格漲幅預期仍不大,或仍會在10-20美元附近,另外對貨源突然增多而定擔憂也難以揮散,所以預計2018年氯化鉀價格的總體水平會略高于2017年,但行情仍難有太火爆的場面出現。以港口62%白鉀為例,其主流報價可能會在2000-2300元附近的范圍變化。
硫酸鉀方面。盡管高價位需求不旺,但是環保對副產鹽酸和開工率的影響將繼續成為曼海姆硫酸鉀價格的重要支撐,除此之外水鹽體系硫酸鉀的減量和良好的提前預售形勢也將繼續支撐硫酸鉀價格,所以2018年硫酸鉀的行情應能繼續好于氯化鉀。預計2018年曼海姆50%粉狀硫酸鉀的主流出廠報價將在2600-3000元附近的范圍變化。
回顧一下中肥網2016年鉀肥年報的預測:
初步預計2017年的鉀肥市場仍將是在底部等待真正好轉時機的一年,總體會稍好于2016年但是程度不會太大,預計氯化鉀全年的價格(以港口62%白為例)可能會在1950-2300元附近的范圍變化。(2017年62%白鉀的主流報價區間是1900-2200元,筆者的預測偏向于樂觀了一點,主要是大合同價格當初預計漲20美元左右,但實際只漲了11美元。)
硫酸鉀市場行情能否有明顯的好轉,主要將取決于資源型廠家的運輸和曼海姆自身的開工率因素。預計2017年內曼海姆50%粉狀硫酸鉀的主流出廠報價將在2300-2700元附近的范圍變化。(2017年曼海姆50%粉的主流報價區間是2450-2900元,筆者的預測比實際低了較多,主要是由于沒有預料到副產品鹽酸倒貼壓力之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