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進一步深化醫療改革已經成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務,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向深化改革要紅利,把基本醫療保障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已經成為齊齊哈爾市醫保系統始終如一、堅持不變的工作原則和奮進目標。2017年,市醫保局不斷補短板、促醫改、保民生,春風化雨悄入戶,暖人心田細無聲,抒寫了齊齊哈爾市醫保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為了進一步加快推進醫保城鄉統籌和市級統籌步伐,市醫保局精心籌劃,認真落實,指導各縣(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建立統一的醫療保險政策和經辦模式,加快市本級與各縣(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醫保政策的靠攏。目前,城鄉統籌已實現了“覆蓋范圍、籌資政策、保障待遇、醫保目錄、定點管理、基金管理”的六個統一;市級統籌實現籌資標準、支付標準、經辦規程、信息系統的四個統一。
在鞏固基本醫保制度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的基礎上,市醫保局進一步補短板、兜底線,相繼實施了城鄉大病補充保險和困難群體醫療兜底保險,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2017年以來,全市城鄉居民大病、大病補充和兜底保險累計為2.98萬人支付18813.91萬元。并將城鄉居民各檔繳費年*支付限額各提高3萬元,將各檔繳費參保人員在一級、二級、三級定點醫院住院報銷比例分別提高5個百分點,參保人員醫保待遇水平穩步提升。同時提高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人員在齊齊哈爾市醫療保險定點的鄉鎮衛生院或村衛生醫療機構就醫使用乙類藥品的報銷比例,不斷減輕參保人員就醫負擔。進一步規范大病保險結算流程,與定點醫院、保險公司之間建立了三方聯動機制,市本級與各縣(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保險機構全部實現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前臺與后臺醫療費用的一站式結算服務,為參保人員帶來更多高效快捷的便民服務。
歷經不斷地打磨和探索,市醫保局完善了醫保“三個目錄”、加大社保卡發行進度、對接國家和省級結算平臺,先后啟動了異地安置人員、異地長期居住人員、異地長期工作人員、轉診轉院人員的省內和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建立了直接結算交易實時監控系統平臺,通過了國家和人社部的督辦檢查并得到充分肯定。目前,省內就醫521人次,直接支付567.43萬元,跨省就醫389人次,直接支付672.95萬元,參保人員在異地就醫跑腿墊資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與此同時,通過借鑒其他城市先進做法、調研論證、考察學習、征求意見、法審備案,市醫保局制定出臺了《齊齊哈爾市長期護理保險實施方案》,依托醫養護理、養老護理和居家護理三種服務形式,委托商業保險承辦。為確保試點工作順利推進,配套出臺了長期護理保險實施細則、失能人員生活活動能力等級評定管理辦法,完成了商業保險機構承辦業務招標工作,確定了13家定點護理服務機構,并已完成*批申報的參保人員生活活動能力等級評定。目前,整體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長期失能人員的基本護理難題將得到切實緩解。
為了進一步助力醫改工作順利推進,市醫保局還先后實施三項措施配合醫改工作。出臺了《調整參保人員實施簽約家庭醫生后醫療保險待遇的通知》,在門診留觀、家庭病床服務和醫保待遇等方面推出惠民舉措,其中門診留觀治療范圍由3種增加至10種;為簽約家庭醫生參保人員建立家庭病床醫保待遇,符合規定的由醫保基金報銷,滿足群眾需求;調整報銷比例和降低起付線,參保人員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住院,報銷比例提高3%,門診留觀和住院起付線分別降低200元和100元。在加快推進醫保基金智能化管理方面,按醫改工作要求,通過完善審核規則、智能監控大數據分析模塊構架等,已提前完成事后審核的上線試運行和參加改革的公立醫院的事后審核。同時通過前期赴江蘇、浙江等地進行考察調研,目前已經啟動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相關工作,可以說這些醫保政策將進一步助力醫改工作平穩推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