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市雙鳳村是珠海香洲區對口幫扶的貧困村之一,這個村由于缺乏勞動力和農業用水等種種原因,一直摘不掉貧困村的“帽子”。不過,自從2016年香洲區的幫扶干部駐村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幫扶舉措,找到了條適合本地產業發展的“好路子”,當地村民們正逐步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位于陽春市潭水鎮東部的雙鳳村,距陽春市區29公里,全村共有953戶4300多人,7成以上的年輕勞力都外出務工,剩下的幾乎全是60歲以上的老人和小孩。馮里友就是村里的留守者之一,因為子女都外出打工了,年過六旬的老馮不僅要照顧80多歲的老母親和生病的老伴,還要拉扯不到6歲的孫女。2016年6月,香洲區駐村的幫扶人員給他們家免費送來了4頭牛,2017年又送來了20頭小豬,還手把手地指導他科學養殖,讓馮里友家的經濟情況有了很大改善。
為貧困戶免費送豬、牛,是香洲區扶貧到戶的一項主要措施。目前,該項目已發放豬、牛以及飼料,合計129萬元。香洲區人社局駐村干部劉龍艷介紹,*批按照每戶500元的標準,根據貧困戶的意愿,愿意養牛的,就給他發牛,愿意養豬的就給他發豬發飼料,“希望貧困戶就可以利用這個生產物資發展生產,把牛和豬養大后再賣錢,繼續買小牛小豬回來增加收入。”據了解,春節之前發放的首批牛和豬都到了出欄時間,預計農戶每人(純)收入能超過7000元。
為了讓養殖產業進一步升級,香洲區對口幫扶單位還與雙鳳村達成協議,計劃2018年起,用自籌資金投資30萬元,與野豬養殖大戶合作,讓村民學習開展特種野豬養殖,每頭的收益能比普通豬高出200元錢。陽春市特種綠野野豬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謝汝偉是養殖技術、飼料、保健等提供者,他介紹,該養殖場的野豬食物全為天然植物,如黃竹草、木薯、米糠、黃豆等,且要散養上一年以后才會出欄,“售價自然也比普通豬肉要貴上不少”。
謝汝偉跟工作組約定,日后在珠海每銷售一頭野豬,就提成60元用于為全體貧困戶建立資產收益長效機制和村集體增收,預計每年固定收益可達2.88萬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