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市民不難發現,咱家門口的農貿市場越來越“靚”了。近日,記者從鄭州市市場發展局了解到,2017年鄭州“重點民生實事”中提出,在全市新建(改建)標準化農貿市場20個,截至2017年年底,這項任務已全部完成。據統計,目前,全市農貿市場數量達到122家。
據了解,作為承載市民“菜籃子”“米袋子”的重要平臺,農貿市場事關百姓日常生活及食品安全。為方便市民生活,營造更好的市場環境,一場以政府為主導的農貿市場提升改造工程近兩年在全市全面鋪開。2016年下半年,我市全面啟動農貿市場提升改造工程,當年完成改建、新建標準化農貿市場30家。2017年,市政府又把建設標準化農貿市場列入“重點民生實事”,提出當年完成改建、新建標準化農貿市場20家。截至2017年年底,工人路鮮刻達農貿市場、崗坡路農貿市場、漓江路農貿市場、慶豐街農貿市場、豫泰生鮮廣場、綠潤農貿市場等20家標準化農貿市場已全部新建、改建完成。
據市市場發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新型農貿市場環境優雅,管理有序,不少安有新風系統,業態功能更加完善,不僅新增了農民合作社、自產自銷、平價自營等專區,實現產銷有效對接,解決農民“賣菜難”和市民“買菜難”問題,部分市場還嘗試設立了托老托幼、維修縫補、中央廚房等功能區。其中部分農貿市場還創新拓展智慧市場功能,通過設立電商平臺、推行移動支付方式、完善農貿產品電商物流配送、引進肉菜追溯體系等大數據手段,發展智慧農貿市場,讓市民買菜更便捷。預計未來3到5年,鄭州市城區農貿市場將達到240家左右,相關部門全力打造的“15分鐘便民生活圈”將為市民生活帶來更多便利。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