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山一水一分田。貴州土地,珍貴如金。
土地里隱藏著巨大的財富,但是需要正確的“鑰匙”才能破解。這把“鑰匙”,就是對農村經濟結構實施戰略性調整,提高經濟作物占種植業的比重,巧打農業特色牌,撬動農村聚寶盆,助力脫貧攻堅戰。
日前召開的貴州省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下決心大規模調整農業結構,確保經濟作物占種植業比重提高到65%以上,把食用菌、蔬菜、家禽、茶葉等綠色農產品做成大產業、大品牌。
近年來,貴州著力推進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明確將蔬菜、茶葉、生態家禽、食用菌、中藥材五大產業及“一縣一業”作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貧困地區產業體系,實現306萬貧困人口通過產業脫貧。貴州茶葉、辣椒、火龍果、刺梨等種植規模上升到全國*,馬鈴薯全國第二、藍莓全國第四……“霸榜”的貴州農產品越來越多,而不久的將來,貴州,或將創造更多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的“全國前列”。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憑借良好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全省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吸引了越來越多外來投資者的目光。在本月召開的2017年貴州省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招商引資大會上,金沙縣2萬畝辣椒種植、天柱縣10萬畝油茶、冊亨縣50萬頭生豬產業……大會成功簽約合作項目771個,簽約金額達1414億元,貴州“山中寶”,就是那么火!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產業扶貧的好伙伴。未來,圍繞產業扶貧,要下更大力氣調結構、上規模,讓經濟作物在貴州的土地遍地開花;拓市場、擴銷售,讓貴州農產品走得更遠、價格更優;強龍頭、帶農戶,讓土地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聚寶盆。
2018大幕即將開啟,一場以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帶動全省農業產業發展,以農業產業助推全省脫貧攻堅的大戲,將更加如火如荼上演。不當吃瓜群眾,讓你我都成為其中一員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