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8萬元
江西省政府已印發《關于加快農業結構調整行動計劃》,明確重點發展九大農業產業發展工程。
到2020年,要培育產值超1000億元的產業6個(稻米、蔬菜、果業、畜牧業、水產、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超100億元的產業3個(茶葉、中藥材、油茶);實現新增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00億元左右,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4000億元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萬元。
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大米區域品牌
實施優質稻米產業發展工程。大力發展優質大米、富硒功能大米、有機大米等三大優勢品種,重點建設“四個產業園”,即鄱陽湖優質大米產業園、撫吉優質大米產業園、富硒功能大米產業園、贛西有機大米產業園。
重點打造以鄱陽縣、萬年縣、余干縣、都昌縣、永修縣、貴溪市、安義縣等為重點的400萬畝鄱陽湖優質大米產業基地,以吉水縣、新干縣、泰和縣、崇仁縣等為重點的200萬畝撫吉優質大米產業基地,以豐城市、樟樹市、高安市、袁州區等為重點的300萬畝富硒功能大米產業基地,以萬載縣、銅鼓縣、宜豐縣、蓮花縣、渝水區等為重點的100萬畝贛西有機大米產業基地。
到2020年,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大米區域品牌4個,區域品牌大米市場占有率達到30%左右,全省稻米產業綜合產值達到1200億元。
發展供沿海及“一帶一路”蔬菜產區
實施蔬菜產業發展工程。重點發展南昌縣、新建區、樂平市、高安市、豐城市、袁州區等城郊產區,安義縣、永修縣、青原區、蘆溪縣等供港產區,瑞金市、興國縣、于都縣、寧都縣、石城縣、全南縣、龍南縣、信豐縣、尋烏縣等供沿海及“一帶一路”產區,廣昌縣、萬載縣、瑞昌市、黎川縣、鉛山縣、都昌縣、蓮花縣、泰和縣、新干縣、峽江縣、崇仁縣等特色產區,鄱陽縣、余干縣、湖口縣、瑞昌市、上栗縣、都昌縣、永修縣、廬山市、德安縣、濂溪區等水生產區。
到2020年,全省新建設施蔬菜基地60萬畝,蔬菜總播種面積達到1300萬畝,其中設施蔬菜播種面積達400萬畝,產量達到2200萬噸,蔬菜產業綜合產值達到1000億元。
各地形成多個特色水果基地
實施果業發展工程。做大做強以“臍橙、蜜橘、甜柚”等柑橘為主的優勢產區,加快發展早熟梨、獼猴桃、葡萄等特色產區,著力培育藍莓、火龍果等新型特色水果示范基地,形成多種特色水果共同發展的果業發展格局(詳見上表)。
到2020年,全省新建標準水果基地100萬畝,新建高效設施特色水果基地10萬畝,水果總面積達到800萬畝(其中柑橘面積達到600萬畝),總產量達到800萬噸,水果產業綜合產值達到1000億元。新增水果儲藏保鮮能力15萬噸,新增或提升水果良種繁育基地20個。
繼續打造全國茶葉知名品牌
實施茶產業發展工程。加快發展“生態、綠色、有機”茶葉,重點打造遂川縣、井岡山市等地狗牯腦茶產區,修水縣等地寧紅茶產區,婺源縣等婺源綠茶產區,浮梁縣、樂平市等浮梁茶產區,以及資溪縣、靖安縣等白茶產區。
到2020年,全省新建標準生態茶園100萬畝,打造20萬畝以上茶葉主產縣4個,茶園面積達到260萬畝,總產量達到12萬噸,茶葉產業綜合產值達到150億元。
打造一批鄉村旅游示范基地
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工程。打造一批在全國叫得響的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示范基地和品牌企業,重點構建贛北現代休閑農業示范區、贛東北景觀農業度假區、贛西綠色生態農業養生區、贛中鄉村耕讀文化探秘區、贛南客家民俗風情體驗區等五大功能片區和環鄱陽湖濱水休閑農業游憩帶。
到2020年,全省創建田園綜合體50個,規模以上休閑農業園區(點)達到6000家,農家樂總數超過3萬家,從業人員超過150萬人。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