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臨沂市莒南縣:建設高效節水灌溉
臨沂市莒南縣:建設高效節水灌溉
農業網   時間:2018/1/8 9:22:00  來源:灌溉網  閱讀數:467

  記者在臨沂市莒南縣澇坡鎮豎旗山、西山水庫灌區片看到,灌溉服務隊工作人員在打開給水栓,讓水自流到地里澆灌麥田。“過去一水庫水澆不了一遍莊稼,水浪費了一多半,現在實施高效節水管道灌溉,水庫里的水澆兩遍都還用不了,再旱的天俺的莊稼也有好收成。”一邊的村民高興地說。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近年來,莒南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累計投資31.6億元,建設各類水利工程3250處,恢復、擴大、改善農業灌溉面積11.7萬畝,年節水480萬立方米,汩汩豐收水在田間暢流,筑牢了糧食生產根基,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水利支撐。

  骨干水利工程打通用水“經脈”

  沭河雨洪資源調配工程是全縣重點水利項目,總投資3.76億元,在沭河朱家莊段建橡膠壩,通過明渠、泵站、管道、隧洞引水至石泉湖水庫東庫、相邸水庫,實現農業灌溉、城市供水、環境保護等綜合效益。莒南縣還開工建設了三期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新建大型攔河閘2座,維修改造干支渠19.3公里,恢復、改善農田灌溉面積5.7萬畝;建設了五期小農水重點縣工程,新建維修渠道217公里,配套田間渠系建筑物2075座,新建提水泵站36座、自流水庫灌區10處;對沭河大店潯河口至板泉龍窩30公里河道進行培堤加固,對潯河后惠子坡至汀大橋9公里河道進行綜合治理,大大提升了防洪能力,改善了兩岸交通條件和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鳳山、三皇山、柿樹園等小流域10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1.5平方公里;完成193座病險塘壩除險加固工程,有效消除安全隱患,保證下游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增強蓄水能力。

  一系列骨干水利工程的建設打通了全縣用水“經脈”,有效解決了季節性農田灌排問題,處在旱片死角的村民徹底告別了“靠天吃飯”的日子。

  水利設施*建設助力貧困村“摘帽”

  大店鎮花園村屬陡山水庫庫區移民分散安置村,為省定貧困村。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為調整該村農業種植結構,增加貧困群眾收入,投資建設了100畝的高效大棚項目。為保證大棚充足的水源灌溉,在村西前大棚區安裝水泵機組1臺套,新建大口井一眼,鋪設管道2400米,新建蓄水池一座,實現大棚灌溉全覆蓋。 “這個工程能夠真正增加我們貧困群眾的經濟收入,這樣我們早日脫貧的信心就更足了。”花園村一名貧困群眾高興地說。

  據了解,今年莒南縣編制《莒南縣2017年水利工程項目實施方案》,投資150萬元建設貧困群眾關心的水利工程項目,解決了大店鎮花園村、車峪村、街疃村的300余畝扶貧大棚水源及灌溉問題;解決了大店鎮東興村、薛家窯村1500畝農田灌溉問題,為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高效節水灌溉促進農業增產增效

  莒南縣建設的豎旗山水庫、西山水庫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等高效節水灌溉項目,采用自壓管道灌溉技術,運行時無需輸入動力,極大節省了灌溉成本,獲評“臨沂市十大高效節水示范片區”稱號。

  豎旗山水庫和西山水庫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充分利用水源地和項目區高差產生的壓力,采用封閉式管道輸水,在水庫放水洞出口設總閘閥室,根據灌溉需要沿田間生產路、渠及地邊布置管道和給水栓。主干管道沿等高線向東側分水,采用梳子型樹狀管網布置;支管道布置根據地形和農田實際情況,平均間距為120米左右,每條支管道間隔50米左右設給水栓一個,給水栓設在田間地頭,每個給水栓控制灌溉面積7至10畝。

  截至目前,莒南縣共建設包括豎旗山、西山小型水庫在內的自壓管道灌溉工程15處,總灌溉面積2.4萬畝,激活了高效節水灌溉系統的“末梢神經”,打通了農田灌溉“*后一公里”。在今后的高效節水灌溉中,莒南縣將以水庫自壓管道灌溉為發展重點,節省用工、節約土地、節約能源,促進農田增產、農民增收,實現“一舉多得”目標。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b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