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武漢全市各區都在探索垃圾分類的模式,各區都有自己的試點小區,根據市城管委要求,試點的總原則是“源頭分類、分散處置、逐級減量、資源再生”。江岸區根據這一原則,進行了不同類型的嘗試,其中以“百步亭模式”和“融科天城模式”在全市范圍內*有代表性。
9日下午,記者在江岸區融科天城小區二期看到,每個單元門口旁都配置了3個垃圾桶,分別標有“廚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負責小區垃圾分類及處理的武漢暄潔再生資源公司總經理沈偉清說,經過兩個月的指導,小區居民已經養成了垃圾分類收集和投放的習慣。垃圾分類準確率達到了80%以上。公司在該小區設有兩名督導員,對投錯的垃圾,進行再分揀。
沈偉清說,其中廚余垃圾被運到他們的工廠,生產出有機肥。這些有機肥全部免費贈送給了園林部門和小區居民,用于城市綠化及家庭養花。對于有毒有害垃圾,公司則運送到專業處理公司,進行無害化處理。對可回收垃圾,如報紙、塑料瓶等,居民投放時可以聯系督導員,根據稱重結果,給予積分(1個積分可折現0.1元)獎勵。
江岸區城管委相關負責人殷志文告訴記者,經過兩個月的試點,融科天城小區內產生的需要環衛系統處理的總垃圾量一下子就減少了50%。
除了“融科天城模式”外,江岸區還在百步亭推廣一種智能化的垃圾分類模式,即居民通過綁定了身份信息的智能卡,從垃圾袋發放機器上刷卡取垃圾袋,然后回家用這種帶有二維碼信息的垃圾袋對垃圾進行分類打包、分類投放。因為一戶一卡,刷卡才能開啟垃圾桶蓋,這就實現了垃圾投放實名制。在實名制基礎上,又可以實現對居民的積分獎勵,積分可以兌換禮品。
殷志文說,兩種模式對比,融科天城的模式,目前的分類效果略優,但究竟哪一種方式更好,還需經歷更長時間的檢驗。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