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康平、整董等多個鄉(鎮)掀起了冬農開發的熱潮。
在冬季農業開發過程中,江城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和布局,以“企業+農戶+基地”的產業模式,支持和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開展特色農產品生產和經營活動,提高冬季農業開發的產業化水平。“目前,我們公司已開發種植了900多畝冬季農作物,平均每天用工50人,公司優先考慮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同時帶動農戶種植冬季農作物,增產增收。”江城坤元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羅燁說。
據了解,江城冬農開發于2017年9月啟動,主要種植的農作物有小麥、玉米、西紅柿、辣椒、無筋豆等。目前,各種農作物長勢良好。江城通過實施冬季農業綜合開發,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許多農戶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種植技術,實現了豐產增收。
“原來我們種植小麥,沒有技術,隨意播種,現在農技人員經常下來指導,每畝小麥產量要比以前提高50公斤左右。”康平鎮營盤山村村民黃興和說。
據悉,此次冬農開發覆蓋江城五鎮兩鄉,涉及農戶約3564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54戶、5393人。該項目的實施充分調動了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積極性,切實拓寬了當地農戶增收渠道。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