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晴好,江蘇省部分地區菜價開始回落。記者今天(1月10日)從相關部門了解到,目前,蔬菜的批發價以及零售價出現了大幅回落,部分品種的批發價甚至已經低于一周前雨雪天氣的價格。
雨雪天走了,天空晴朗,道路暢通,菜價開始突然走低。在華東地區規模*的蔬菜集散地 常州凌家塘市場,這幾天,前來車輛絡繹不絕,車隊一度排到場外,貨多,有的來不及卸車,導致菜價暴跌。
市場信息中心江紅霞:“大部分品種的價格已經下來了。比如前一陣下雪的時候漲幅較大的白蘿卜,當時賣到1.5元,*近這幾天1塊出頭。但總體上來說,我們市場現在是供大于求,菜場外面停的車子也比較多,整體供貨量很大,而走量不是很快,現在菜價還是繼續往下走。就是有點‘小積壓’的情況。”
這種蔬菜“小積壓”的情況同樣也出現在南京市民*的菜籃子----南京眾彩物流中心。
10日上午,記者在這里看到,市場里的停車場已經停滿了大型運輸車輛。多數車輛都已經卸貨完畢。
經營大戶譚強告訴記者,現在庫存量大,已經賺不到錢了:“我們的庫存貨相當的大。基本上在3、4號我們的價格有點小的上漲,到了6號就開始下滑。現在的大白菜,價格就降了*,青菜降了200%還多。全市場約80%的蔬菜價格都降了70%---80%。因為之前聽說可能下第二場雪,我們的供應商備貨相當多。這個包菜我就儲存了上百噸,平時的話我只儲存了十來噸。你像大白菜的儲存量,現在有的人都有上千噸的儲存量,而正常的話我們就只有100—200噸的儲存。這個儲存量比較大,加上南方沒有下雪,有部分菜是從南方過來的,路通了也沒堵路,所以導致蔬菜價格下滑。”
譚強介紹,今年的菜價本身就很低,再加上由于外地進場的很多,部分品種的批發價已經比下雪前的價格還要低:“今年的菜價相比去年來說,還是相對比較低的,比去年同期要低30%--40%。上海青、荷蘭豆、豆米都是昆明的,辣椒、豇豆是海南的,包菜、蘿卜是湖北的。現在這個價位看來是上不去了,但掉價也跌不下了,因為掉到位了。價格較堅挺的就是菌菇類,比如香菇啊等,價格比以前還要高一點。”
南京眾彩中心蔬菜市場經理傅斌告訴記者,現在南京地區的蔬菜主要有三塊來源,一塊是山東河北的大棚菜,還有就是海南、廣東、昆明等反季節蔬菜,以及少量的本地產葉菜,如果再加上儲備的“子彈”,堅持一周也沒問題:“天氣預告下雪,市民買得也多,農貿市場小販們貨拿得也多,平時拿200、300斤的,他可能會拿500斤,市民想下雪了,趕緊買一點。下雪的前中期是*的,真正雪下了以后, 價格一下就降低了。剛下雪的時候, 我也建議小販們,不要多拿貨,不要囤積貨,囤積菜,現在就虧本。但是我們還不敢太大膽的組織,因為現在是市場經濟,你還不能太多干預市場。就算是南京市的周邊的路都斷了,保證市場供應7天,沒問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