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有言:“陸珍熊掌爛,海味蟹螯成。”將海蟹螯足與熊掌相提并論。在浙江寧波象山冬季海鮮十六碗中,螃蟹就占了兩碗——象山咸寶蟹、倒篤活寶蟹。
定塘鎮沙地村林家農莊大廚林愛明用*簡單的方法做出了*美味的螃蟹佳肴。在鹽水內放入糖、黃酒等調勻,將切開的寶蟹放入腌漬即可。咸寶蟹是生吃的,膏紅肉白,口感清爽,食用時加點醋,味道更佳,是象山菜中的珍品。
螃蟹吃法多樣,倒篤蟹也是象山常見的吃法。將螃蟹腰斬,半只半只立于蛋液之中,宛如一曲“水中芭蕾”。入鍋蒸,短短幾分鐘便可嘗到美妙滋味了。在蒸的過程中,螃蟹的汁水會慢慢滲出,但又完全不破壞食物本身的味道。倒篤蟹肉嫩膏滿,原汁原味,回味鮮甜。
隨著象山旅游業的發展,農家客棧應運而生。2010年4月25日,定塘鎮沙地村8戶農家客棧迎來了100多位上海客人,此后,該村農家樂紅紅火火搞起來了,成為象山農家客棧的發源地。客人住在農家,品嘗地道的象山海鮮,還能體驗農家風情,可走進農田,親手摘桔子、摘草莓、摘葡萄,客人離開時,往往還會買些象山海鮮、當地農產品帶回家。
隨著客人的增加,沙地村農家客棧不斷擴展,林家生態農莊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農莊主林愛明原本在杭州、石浦等地開小餐館,當家鄉的農家樂變得紅火之時,他適時回到自己的家鄉沙地村,把自己的家改成了農家客棧。憑著一手精湛的廚藝,他在自己的家里做主廚,迎接來自全國各地的客人。
林愛明的“林家生態農莊”很受歡迎,每年的4月至10月,他的客棧總是客滿。客人云集,也帶動了飲食文化的發展。本來就擁有高超廚藝的林愛明,在年復一年經營農家樂的過程中,愈發精益求精,無論哪一樣海鮮,到了他的手里,只需簡單加工,一道道家常菜肴就成為令食客回味悠長的美食。
沙地村農家樂的成功嘗試,不光帶動了該村村民走向富裕,還帶動了全縣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以沙地村為榜樣,象山越來越多的村莊發展起農家客棧。另外,全省各地的村干部紛紛前來象山學習,把象山的農家樂操作模式進一步推廣開去。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