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9日,在黃山市歙縣長陔鄉長標村茶葉標準化廠房項目現場,十多名工人正搶抓晴好天氣進行第二層樓鋼筋梁的捆扎,為下一步的樓板澆筑做準備。
長標村地處歙南山區,交通相對閉塞,但茶葉資源豐富,是長標黃芽的主產地,全村共有茶園面積2000多畝,茶葉年產值達500萬元。但多年來,村內一直沒有一家上規模的茶葉加工廠,賣茶難、效益低等問題一直困擾著當地茶農,2017年10月,在市縣鄉各級幫扶干部積極爭取下,總投資164萬元、面積約1000多平方米的長標村茶葉標準化廠房動工建設,計劃在今年茶季前完工并對外招標承租。看到村里也將有一個大型茶廠,村民都很開心。“可以提高我們村茶葉的知名度,賣茶也方便了,價格也要高一點。”村民王政成滿懷希望地說。
村內道路等基礎設施也日漸完善。2017年11月份,長標村投資33.79萬元新建了前門、橋頭等4個村民小組的生產便橋,投資10多萬元硬化了茶園生產便道,特別是4座水泥橋的建成,解決了200戶村民在梅雨季節無法過河采茶的尷尬。這幾座便橋雖然寬不過2米,長不過10米,卻都是 “致富橋”。村民邵玉明告訴筆者,以前要是下雨河里漲水,對面山的茶葉都是老掉了,有了這個橋,下雨天也不怕了,而且更方便更安全。
據了解,長標村建檔立卡貧困戶68戶241人中,已有56戶214人順利實現脫貧,貧困發生率也從2014年的13%下降為目前的1.44%,村集體經濟收入邁上10萬元臺階。“下一步,要在茶葉生產基地上做文章,先期流轉300畝茶園,用于茶廠配套的生產基地,通過茶葉品種的改良、采摘工藝的改善,努力把長標茶葉這個優質的產業資源轉化為市場資源,給農民帶來綠色、穩定、持續的經濟收入。”長標村黨總支*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黃峰介紹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