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我國中西部大部分地區迎來大范圍降雪,這場雪在緩解土壤墑情、降低病蟲害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給以種植蔬菜大棚為主的農業專業戶造成了很大損失。新聞報道,江蘇省揚州市的兩個蔬菜大棚種植戶因大雪將大棚壓塌,棚內蔬菜和其他農作物損失達200多萬元。而從湖北省南漳縣相關部門了解到,在此次大雪中,共垮塌大棚316個,其中蔬菜大棚89個、食用菌大棚186個、草莓大棚35個、其他中藥材大棚6個;設施農業受災面積450畝。據了解,這些種植戶絕大部分都沒有購買相關農業保險,損失只有自己承擔。
農業保險是專為農業生產者在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生產過程中,對遭受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險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提供保障的一種保險。近年來,由于全球氣候異常,極端災害天氣頻發,對我國農業造成了很大損失。我國不少地區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抗風險能力較差,亟須大力發展農業保險,提升農業綜合生產保障能力和農戶應對風險能力。
因此,建議:
一是保險經辦機構要將農業大棚等農業生產設施和花卉苗木等農業經濟作物納入保險范圍,開發和豐富農業保險產品、拓寬拓展農業保險領域。同時要貼近“三農”,搞好服務,不斷增加保險客戶數量,提高農業保險服務質量,擴大農業保險服務范圍。保險監管部門要加強對各涉農保險業務的監督管理,及時查處坑農騙農的違法違規行為,為農業保險發展保駕護航。
二是教育和引導廣大農戶尤其是農村專業生產大戶,增強保險意識,善于花小錢、保大災,及時投保、全面入保,增強災后重建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是各級政府要完善農業支持幫扶政策,調整財政支農資金支出結構,為農業生產設施和相關農產品參加保險提供一定幅度的補貼和扶持,切實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水平。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