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走進浙江東陽畫水鎮黃田畈村旭光自然村,18幢古建筑錯落分布。它們中有的已經修繕完工并投入使用,有的正在修繕之中,那些基本完好的古建筑則靜默立于冬陽中。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旭光自然村黨支部書記蔣軍華說,留存不多的古建筑是鄉村振興中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現在他們要做的就是把這筆文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打造田園綜合體。
能保盡保,重新發現古建價值
旭光的古建筑保護工作起步較早,還在上世紀90年代初,該村就修繕了順德堂(花廳)、蔣氏宗祠等大型廳堂,作為村民聚會活動場所。
“可以說,在古建筑保護工作上我們也走過彎路,只把保護對象聚集于大型公共廳堂和宗祠,忽略了那些私人宅院。”蔣軍華說起此事很有感觸。去年春,“治危拆違”工作開展,旭光自然村班子成員挨家挨戶走訪調查,發現了不少構造精巧、雕飾精美的私人宅院。要不要拆,能不能拆?大家都很為難。幸好去年5月份,市里出臺了要求做好歷史文化建筑保護工作的文件,在明確了文保單位(點)以及“三普點”不得拆除,其他歷史文化建筑中的危房必須由市文物保護部門專家勘查后確定是否拆除,大家心里的石頭落了地。
事不宜遲,蔣軍華馬上聯系了市文物保護部門要求確定保護對象,除了4處文保點和3處“三普點”,其他古建筑都被保護下來。而文物保護工作人員的一番話也讓他們喜憂參半,“他們說,旭光的民宅很有看頭,很有特色,不比徽州的差。”原來,畫水一帶這些年保護下來的多為大型廳堂,而在旭光保留著多處五間頭、十一間頭和十八間頭民宅,有些民宅格局奇特,像建于明代中期的“富字民居”就是依“富”字構造;建于民國的十八間頭保存了大量吸收西方透視原理的畫工體木雕;多處五間頭民居獨門獨戶,關上門即朝可賞花暮可飲酒……
產權置換,保護宜居并行不悖
在保護了古建筑的同時,旭光面臨著難題:在不拆除古建筑的前提下,如何滿足無房戶和危房戶的居住需求?
從走訪情況看來,由于土地指標受限,部分村民長期居住在大雜院里,只有1間甚至半間房,*多的3間房。明火隱患加上結構改動,給古建筑保護帶來了很大困擾。在聽取文保專家的建議,斟酌“治危拆違”后分配到的土地指標,旭光決定實施產權置換,率先為古建筑里缺房嚴重的村民安排新的宅基地。此舉也開了畫水鎮古建筑保護產權置換的先河。
“富”字民居由蔣夷星、蔣洪天、蔣洪區等3戶村民共有,另有村屬產權半間。在了解到村里的用意后,3戶人家爽快地簽字同意。“祖宗傳下來的房子雖然住著不舒服,但都是念想,我們真舍不得拆。現在由村里收回產權,給我們另外安排宅基地,再好不過了!”村民蔣洪天說,能讓古建筑得到保護,這是大家都樂于看到的事。置換產權*多的蔣正進住在鳴善堂,共3間房,他爽快地交出了老房,“住在古建筑里的我們沒這個財力保護,但又不愿意看著它損毀,對它是去留兩難。現在由村里出面保護,我再也不用糾結了!”雙奎堂住戶蔣躍軍、許銀仙,村里已安排屋基造房子,他們的3間舊房被村里收回修繕,“當時我們隨便拆除一些不重要構件,就當成是舊房拆過了。現在由村里收回保護,心里安穩了。”
目前,旭光已與7戶村民簽訂了產權置換協議。利用這一契機,該村已為7處古建筑申報市級文保點。
“目前有很多住在古建筑里的村民等著產權置換,我們將根據規劃逐步實行。”蔣軍華說,目前,旭光一期已安排了12戶村民重建新房;對于稠嶺線南側的村莊老區域將按傳統民居風格實施外觀改造;同時打造一條“古建街”,融傳統商貿業和手工業于一體,依托當地的“全牛宴”,發展古建筑商貿旅游。為此,旭光還改造了村里的部分路面,用彈石和青石板代替以前的水泥路,古建筑四邊的綠化景觀也已跟進。
民投村助,歷史建筑起死回生
雙奎堂是旭光碩果僅存的廿四間頭,也是全村建筑面積*的古民居,占地面積達1518平方米。連日來,村民們正忙著修繕后進的詒燕堂。這座建于清咸豐年間的古建筑有多個名字,建造者蔣永清系邑庠生,其孫子和曾孫中有4個是太學生。此現象被人稱為“一門三代金玉成雙”,因而以“雙奎”命名。整體建筑結構合理,布局嚴謹,前面正廳懸“雙奎堂”匾額,后堂名詒燕堂。
由于民間缺乏文物保護意識,雙奎堂后寢、詒燕堂南面一間正屋和北面一間廂房因村民建新房而被拆除,抵作建房面積。2006年3月,東陽籍*建筑學者洪鐵城走訪后,連嘆可惜。
經兩個月的準備,去年11月,雙奎堂啟動修繕。整項工作由旭光自然村“兩委”牽頭,采取“民投村助”方式,即先由村民籌資,達到修繕總額評估價30%以上,其余由村里補助。
“雙奎堂面積大、價值高,保護形勢很迫切,這是我們把它作為‘治危拆違’后*個修繕項目的原因。”蔣軍華說,以前有村民想修繕古建筑,但都缺乏牽頭者。因此,對于古建筑修繕,旭光堅持由村干部牽頭,統一意識,排除矛盾。經過召開黨支部會議與雙奎堂名下后人會議,深入溝通,目前已籌集了約30萬元,且捐款還在繼續。據介紹,村民捐款很積極,蔣國根出資10萬元,蔣金寶捐資2萬元,11位村民各出資1萬元,已有30多名村民捐款。
早在2013年,旭光就出資修繕了市級文保點新祠堂,其中村民籌資約25萬元,省歷史文化名村一般項目補助58萬元,其余160余萬元的缺口由村集體出資。該村準備把每年村集體收入的一半用于古建筑修繕,發動更多人參與,掀起保護古建、振興鄉村的熱潮。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