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森工總局黨委“486”的長遠發展布局,2017年,哈爾濱五常市山河屯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巧借天時地利,抓重點、破難點、聚焦點、打亮點,促進產業提檔升級,加快經濟轉型步伐,真情服務惠及民生,全力推進“幸福山河”的建設進程。
保護資源嚴守生態紅線。資源保護利用不斷加強,圓滿完成上級交給的森林撫育、更新造林、病蟲害防治、綠化樹栽植,大力推行河長制,加大對毀林、毀濕、開墾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大磨盤山水源地上游的撫育和保護,實現了連續35年無重大森林火災的目標。
做大森林旅游產業。與中林森旅集團簽署了總投資50億元合作開發鳳凰山景區的協議,讓鳳凰山生態旅游走進“萬紫千紅的春天”。成功舉辦了第三屆鳳凰山森林生態旅游節、鳳凰山站登山節,啟動了第三屆鳳凰山全國攝影家大賽、與東北林業大學三個科研教學實習基地,50集大型抗戰連續劇《愛國者》在鳳凰山外景拍攝已經完成,對景區的木板棧道等基礎設施進行了改造提升,加大了市場營銷和廣告宣傳力度,拓寬了鳳凰山旅游新的理念和渠道。截至十月末,鳳凰山景區接待游客23萬人,旅游門票收入2300萬元。
筑巢引鳳加速招商引資。推進已入駐企業落地達產,推進藥廠與安徽醫藥集團合作,招商引資項目的落地開花,將使全局轉型發展步入快車道,從而實現區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擴大多種經營產業規模。與省林科院、牡丹江林科所和特產所建立科研開發聯合體,在三個林場所試種并推廣了大榛子、靈芝、地產藥材等高效經濟作物,引導職工群眾種養殖經濟效益高、見效快的甜玉米、黑木耳及蜂、鹿、蛙、畜禽等動植物,逐步形成“山上有基地,山下搞加工,山外拓市場”的產業鏈條,全力打造北藥種植基地和特色種養殖基地,實現產品效益*化。
民生工程得民心。健全社會保障社會化管理服務體系,改善養老和醫療及社會福利事業。全年辦理了8000多人的廠辦大集體人員身份認定,歸集繳存了在職職工住房公積金,兌現了有關人員工資待遇,為在職職工增資,發放小額貸款扶持多種經營,新建的醫院綜合大樓投入使用,社區健康服務中心醫療全覆蓋,一站式服務方便百姓,推進棚戶區改造,打造了龍博小區為精品小區,升級改造供熱、供水、環衛、治安。工會、民政、勞動、社保、街道等部門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積極維護百姓合法權益。
2018年,他們將進一步強化保護培育,在生態文明建設上求突破;深化各項改革,在體制機制創新上求突破;建精品景區,在旅游發展上求突破;打造美麗家園,在構建旅游名鎮上求突破;抓好項目建設,在產業轉型升級上求突破;提升民生福祉,在建設和諧林區上求突破;增強內部管理,在企業提質增效上求突破;增強責任意識,在隊伍作風建設上求突破。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