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廣荔枝,西涼葡萄,未若吳越楊梅。”雖時值隆冬,但楊梅的好滋味卻讓人念念不忘,仿佛仍在舌尖。對浙江慈溪市政協十一屆委員呂紅范來說,如何讓慈溪楊梅的美名傳得更遠,讓更多人品嘗到這珍品鮮果,是他一直在思考的課題。
2017年夏天,慈溪楊梅是當之無愧的“網紅水果”。在淘寶網“特色中國”專欄開設慈溪館搶先銷售楊梅,邀請人氣網紅主播進行網絡直播,優化物流將楊梅網銷范圍擴展至173個城市,實現滬慈雙城電臺并機合作助推農旅結合,慈溪楊梅“刷屏”整個夏天,成為慈溪人的驕傲。
作為市農合聯執委會產銷經營合作部的部長,呂紅范一方面為慈溪楊梅的備受社會廣泛贊譽感到自豪;另一方面讓他意識到,慈溪楊梅雖然在短時間能夠吸引人氣、造成“刷屏”效應,但從總體上看,慈溪楊梅出現了知名度止步不前、楊梅產業不能進一步壯大的跡象。
要將慈溪楊梅這一特色優勢果品真正發展成特色優勢產業,打造農業增收、農民增收的新增長極,呂紅范認為,將楊梅品牌做大做強,進一步打造“中國楊梅之鄉”品牌,至關重要。“首先要打造慈溪楊梅的人文品牌。”他說,“慈溪楊梅歷史悠久,不少文人墨客對此大加贊賞,應該整合利用好這些資源,站在更高起點上,統籌規劃,加強宣傳,整體塑造慈溪楊梅品牌。同時,加強地域品牌打造,依托‘中國楊梅之鄉’,將楊梅產業融入城市觀光農業、都市休閑農業中,農旅結合,擴大發展空間。”
此外,呂紅范還認為,要打造原生態品牌,積極推進現代農業技術在楊梅中的運用,開發楊梅新品種,改良楊梅老品種,培育矮種楊梅、錯季節楊梅等品種,形成“*”的原生態品牌。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要著力打造電商品牌,借助電子商務優勢,突破梅鄉電商網絡平臺弱小、梅農電子商務操作不熟悉、楊梅冷鏈物流配送不及時等瓶頸制約,進一步推動慈溪楊梅“走出去”,真正架起慈溪通向全國、走向世界的紐帶橋梁,成為慈溪建設長三角區域性中心城市的亮麗名片。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