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秸稈氣化 有難點但更具潛力(圖)
秸稈氣化 有難點但更具潛力(圖)
農業網   時間:2018/1/22 9:58:00  來源:經濟日報  閱讀數:381

秸稈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秸稈氣化清潔能源利用工程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成若干秸稈氣化清潔能源利用實施縣,實施區域內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有效替代農村散煤,為農戶以及鄉鎮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供應炊事取暖清潔燃氣。如何發展秸稈氣化這種清潔能源?我們采訪了有關專家和運營主體。

  “啪”,安徽阜陽市阜南縣苗集村農戶苗少金擰開燃氣灶開關,一股火苗立刻躥起。“秸稈燃氣不錯,火苗旺,燒水做飯沒問題。”他告訴我們,“過去燒柴做飯,煙熏火燎,后來買了煤氣罐,換氣費時費力,每個月要花60元。戶用沼氣池又經常燃料不足。現在用上統一供應的秸稈燃氣,*花費不到1元錢,方便實惠”。

  為秸稈尋找能源化出路

  “秸稈綜合利用包括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物料化和能源化5種主要途徑。不同的秸稈利用方式在秸稈的吸納量和產生的附加值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平說,將秸稈用作肥料、飼料和基料的農業化利用方式,其技術含量低,吸納量少,附加值小;而將秸稈用于清潔化、規模化的發電、沼氣等能源化利用方式,則技術含量高,適用范圍廣,附加值大,能大幅度提高秸稈利用率。

  安徽阜陽市農村能源辦有關負責人劉子標分析說,秸稈在收割時大多被粉碎直接還田,但其肥力遠不如沼液沼渣。他認為,當前,農村清潔能源供需矛盾依舊突出,農村地區生活能源仍以秸稈、薪柴和煤炭為主,燃燒效率低下,污染較重。因地制宜推動秸稈氣化清潔能源利用,能夠完善優化農村用能結構,也能夠有效減少秸稈露天焚燒和資源浪費。

  走進阜陽市阜南縣秸稈沼氣試驗站,我們看到一座直徑和高度均約10多米的大罐。“這是水壓式氣罐,用來儲存由秸稈無氧燃燒產生的氣體,*多能容納1200立方米氣體。”試驗站工作人員介紹。機組產生的氣體通過管道被壓縮儲存到院子的儲氣罐里,*后通過埋在地下的輸氣管道輸送到每戶村民家中。

  “目前,哈爾濱的一些農村已有秸稈氣化清潔能源利用工程在運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社科聯黨組書記楊天悅說,秸稈氣化發電目前已有成熟的技術,將秸稈氣化,生成氫氣、甲烷等,通過燃氣聯合循環發電,1噸秸稈可發1200千瓦時電。上網電價每千瓦時0.75元,以此計算,銷售收入900元,每噸秸稈收購成本500元,毛利潤可達400元。她表示,如果電站的秸稈收集半徑在6公里至8公里以內,這樣收儲運成本低,可在交通便利、秸稈富集的鄉鎮推廣。

  氣化產品競爭力難題待解

  盡管粗算下來,秸稈氣化能源利用的利潤不低,市場前景看好,但記者了解到,目前主要有兩方面因素影響了秸稈氣化能源利用的可持續發展。

  一是能源產品缺乏競爭力,市場開發利用難。終端產品競爭力不強是影響秸稈氣化能源利用*主要的制約因素。在沼氣工程商業化運行方面,其主要分布在農村,鋪設沼氣管網投資大,大部分中小型沼氣工程的氣、電產品仍以自用和周邊農戶使用為主。而我國大型沼氣工程商業化、產業化運行剛剛起步,特別是受區域內秸稈原料總量、持續穩定性和運輸半徑等條件限制,大規模生產制約因素明顯,影響了第三方專業化公司的發展。

  目前困擾秸稈利用企業的問題之一是秸稈的長期穩定供應。由于秸稈來源分散且密度低,其收集、儲存和運輸難度大、成本高,難以形成穩定的供應鏈條,導致很多企業運營成本居高不下。加之,新建秸稈發電項目的建設成本達每千瓦8000元至10000元,比同等規模的火電高出一倍多。吳平說,國家雖然規定生物質能源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75元,高于火電上網電價,但補貼能支撐的盈利空間很小,因此不少秸稈電廠都處于虧損運營狀態。

  農業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有關負責人分析,從能源產品的市場現狀來看,其發展也面臨雙重制約。秸稈能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無外乎生物燃氣和沼氣發電。在生物燃氣經營權方面,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和絕大部分縣城的燃氣特許經營權已經授出,生物天然氣企業拿不到特許經營資質,難以進入城鎮正常銷售經營。在秸稈沼氣發電上網方面,入網設施建設投資大,秸稈氣化工程單體發電量小、主體分散、穩定性差,達不到一些地方規定的單機發電功率要求。

  二是支持政策不足,引導調控難。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尚未形成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農業補貼政策,生物天然氣、有機肥等產品生產和使用缺乏扶持措施。吳平認為,過去出臺的政策主要是項目制,支持政策僅注重項目前期投入,缺乏持續穩定的支持。同時,對秸稈收儲運、終端產品應用等方面支持不足,不利于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各地的落實情況也不盡相同。

  “目前,秸稈氣化能源的市場主要受到來自電、天然氣的影響。后兩者是居民生活主要選擇的能源,由于使用方便,進入市場較早,居民依賴程度高。與常規能源相比,沼氣發電、生物燃氣配套政策明顯不足。生物燃氣不能享受國產化石天然氣在財政補貼等方面的優惠,秸稈氣化發電雖然有生物質能源發電標桿電價補貼,但部分地區政策落實不到位。與此同時,秸稈能源化利用產生的氣、電成本較高,與天然氣、大電網相比缺乏競爭力。”劉子標說。

  探索秸稈利用商業模式

  針對上述難題,各地想了很多辦法。

  吉林省榆樹市是全國*產糧大縣(市),面對巨大的秸稈年產量,當地對秸稈加工企業電價由原來階梯電價轉為農用電價。整合省市縣三級資金對秸稈能源化利用進行補貼扶持。由原來的企業單一補貼,擴大到對秸稈儲存站點、撿拾打捆機械、生物質鍋爐等6項補貼,*補貼額度達70%,促使各類主體輕裝上陣。*近3年,其能源化利用平均每年提高5個百分點。

  讓相關主體受到鼓舞的是,這次發布的《指導意見》明確,國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貼資金將優先支持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要選擇在技術、資金、運營管理等方面綜合實力較強的行業龍頭企業作為項目實施主體,堅持政府扶持引導,以企業為主體,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形成農村清潔能源供應體系,構建利益鏈,實現多方共贏。

  阜南縣沼氣試驗站的運營方是安徽某科技公司,這是一家專注于農村能源建設的企業。公司董事長代永志說,沼氣站直接用秸稈作發酵原料,目前可產沼氣800立方米,采用天然氣管線運到附近的鄉鎮,共投入200萬元。為爭取用戶,公司采取激勵的辦法,前期100戶不收入戶費,每立方米沼氣收取1.2元,經測算用戶規模達到300戶即可保本運營。“目前,很多投資商都跟我們來接洽。我們希望能探索出獨特的盈利模式。”

  楊天悅表示,現行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以獎代補政策,僅補助了秸稈利用量達到較大規模的用戶,建議研究落實秸稈利用終端補貼政策,對不同規模秸稈用戶進行補貼,促進秸稈資源全量利用。并對沼氣和生物燃氣進村入戶配套管網建設給予支持,打通農村綠色能源利用通道。

  專家建議,秸稈氣化清潔能源工程建設不可一哄而上,要堅持區域統籌、集中建設。根據當地秸稈產生量、秸稈綜合利用現狀與經濟條件、農村清潔能源需求,統籌規劃,合理布局。要堅持突出重點,以生態文明試驗區、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和綠色能源示范縣、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為重點,以鄉鎮居民集中居住區為中心,集中建設,整縣推進。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wlf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