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雙鴨山市審時度勢,進一步深化市情認識,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正確研判形勢,準確把握優勢,突出大力發展特色城郊經濟,科學調優棚室果蔬種植結構,不斷引進新、優、特品種,大干苦干實干,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步伐的加快發展。
寒冬臘月,室外溫度已是零下20多度,可推開尖山區安邦鄉雙興村華興特色采摘農民專業合作社郭新華家的草莓溫室大棚,這里卻是一片春意盎然景色。嬌艷欲滴的新鮮草莓掛滿枝頭,在潔白小花和陽光的映襯下,青里透著紅格外招人喜愛,待春節前成熟期一到,即可迎接*批客人的采摘。
據主人郭新華介紹,這批草莓是去年9月1日開始定植的,選用紅巖99品種,利用豬糞、牛糞和雞糞與植物秸稈混合攪拌,并添加豆渣、稻殼等堆肥,采取益生菌等微生物發酵技術,每棟溫室大棚栽種1萬棵苗,預計每棵苗可掛果0.5斤左右,按照目前市場平均價每市斤可賣到30元計算,這一棚草莓毛收入就可達到12萬元左右,你說我們合作社這6棚草莓經濟效益能不可觀嗎。說話時,郭新華嘴角流露出得意的微笑。
帶著郭新華的得意與自信,記者從他家的棚室出來,又進入該村綠健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長吳鳳香正與丈夫一道在香菇棚室內打理著即將銷往市場的香菇,一棵棵木椴上,鑲滿了寶石般的香菇,看著像整齊“哨兵”排列著的菌棒,吳鳳香手里掂量著個大、厚實的新鮮香菇說,過去我是“單打獨斗”,從2016年開始,聯合了6戶農戶成立合作社,采取“抱團取暖”方式后,不僅產量有了保證,而且市場價格也穩定了下來,過去那種惡性競爭一去不復返了。目前,我們合作社每棟香菇棚出個6萬來塊錢左右,那是“手拿把掐”的。
在安邦鄉生態農業科技園棚室蔬菜生產區內,綠色的氣息撲面而來,一片翠綠的菜苗整齊地栽在棚室里,放眼望去如綠色地毯般鋪滿地面,溫暖的大棚里到處彌漫著泥土與蔬菜的芳香。在這里,卡蜜糖西紅柿和雞尾酒西紅柿,臺灣白蘋果苦瓜、碧珠苦瓜、傳家寶白西紅柿、紅梗芹菜、黃心白菜等多個口感好、品質優良、營養價值高的新奇特品種在溫室內種植,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園區內還建有3000平方米的現代化智能溫室,主要按照有機蔬菜和花卉劃分,種養蝴蝶蘭20000株、各種蕨類、稀有吊蘭、石斛、臺灣紅心火龍果、芒果、香蕉、無花果等一系列新品種填補了我市的空白。園區內的道路建設全部白色路面,總長度為3300米,道路兩側全部種植灌木和花草,成為園區內的另一種景觀。同時,在園區內還建有百瓜長廊、仿古涼亭3個,讓觀光者在享受現代化農業帶來便捷的同時,也有一種古色古香的真實體驗。園區內的自釀葡萄酒酒莊生產的精品葡萄酒在省內市場供不應求。目前,園區的市場效應與品牌水平正在逐步提升,為尖山區發展現代近郊農業,打造省級現代化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和休閑旅游農業示范區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安邦鄉黨委書記任麗介紹,前幾天市長宋宏偉來鄉調研時,指示我們要深入研究和破解產業發展的瓶頸,鼓勵我鄉借助城鄉接合部的優勢,大力發展圍城經濟,助推棚室果蔬種植產業不斷擴大規模。近年來,全鄉上下開拓創新、真抓實干,帶領全鄉人民牢牢把握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又好又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工作主題,在圍城經濟上大做文章。千萬元農業開發項目正在穩步推進,反季節栽培果蔬新品種試驗示范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正在組織實施。因地制宜、強菜興牧,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圍繞城市需求加快“菜園子”建設,通過爭取項目,改造陳舊溫室和木架大棚,推廣無公害蔬菜和綠色品牌蔬菜,通過建小區、扶大戶、給政策等方式,大力發展畜牧業,打造活力城郊經濟圈。同時,鄉里還制定支持鼓勵農民發展二、三產業政策,在發展個體經濟、養殖、特色種植、經商、運輸、勞務、服務業方面給予支持鼓勵,使更多的農民從事二、三產業,發揮鄉、村勞務協會職能作用,實現農村勞動力“三分之一從事農業生產、三分之一經商、三分之一輸出勞務”的發展格局。堅持“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的發展方向,切實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不斷提高市場化、組織化、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程度,著力打造“一村一品一特”,促進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