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日前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農業“新六產”的意見》進行解讀。《意見》指出,山東省將通過發展終端型、體驗型、循環型、智慧型“四種業態”推進農村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并明確到2020年山東省建設農村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示范縣50個,培育示范主體600家的目標。
山東省農業廳副巡視員于永德介紹,目前,山東省農村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帶動主體不斷壯大、發展模式初步形成、利益聯結機制逐漸完善,已初步形成良好發展態勢。山東省家庭農場發展到5.5萬家,農民合作社18.6萬家,農業龍頭企業9600家,參與產業化經營的農戶超過1800萬戶,戶均增收2680元;各類休閑農業經營主體達到1.9萬多家,年營業額突破630億元,共創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20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30個;2017年,在28個縣(市、區)實施了生態循環農業示范項目,生態循環農業示范推廣面積達到1005萬畝;建立了山東省知名農產品品牌目錄,遴選了23個區域公用品牌、200個企業產品品牌。
我們了解到,雖然目前山東省各地對開展農村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熱情很高,但對具體發展什么、怎么發展仍很迷茫。對此,山東省農業廳產業化辦公室主任孫明河表示,《意見》重點歸納總結了農村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的終端型、體驗型、循環型、智慧型“四種業態”,并對其主要內容和具體發展途徑進行了明確。
終端型業態是構建農產品從田頭到餐桌、從初級產品到終端消費無縫對接的產業體系。具體發展途徑為:一是以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為基礎,發展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商貿物流等后續產業。二是以農產品加工業為骨干,向前延伸發展規模化、標準化原料基地,向后延伸發展流通業和餐飲業。三是以商貿物流業為引領,發展農產品訂單式種養殖基地及配套的產后加工、生產服務。
體驗型業態是促進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與休閑觀光(垂釣)、農耕體驗、文化傳承、健康養老、節慶采摘、科普教育深度融合。具體發展途徑為:一是挖掘地方特色農產品加工、傳統農耕文化,引入創意元素,發展參與式、體驗式、娛樂式創意農業。二是依托優勢景觀資源和鄉村文化底蘊,發展吃住游購一體化的鄉村旅游。
循環型業態立足農業廢棄物和加工副產物的資源化利用,發展生態農業、綠色農業、循環農業。具體發展途徑為:一是在農業各產業間,打造產業上下游有機關聯、“資源—產品—農業廢棄物—再生資源”完整的農業生物產業鏈,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二是推廣先進農產品加工技術,對加工副產物進行梯次利用,“吃干榨凈”,生產各類精深加工產品,提高農產品加工增值效益。三是推廣應用環保技術,加大廢棄物處理力度,實現加工企業的清潔化生產,發展綠色循環經濟。
智慧型業態包括發展智慧農業、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具體發展途徑為:一是利用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對農業生產、加工、營銷全過程進行智能化控制,發展*農業、智慧農業。二是利用“大數據”和“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發展農產品電商平臺。三是借助創意產業的發展理念,將現代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農業生產、加工及流通領域,發展定制式創意農業。
值得關注的是,山東省將充分發揮省級農業融資擔保機構作用,將發展農村三次產業融合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納入扶持范圍。同時,山東省還將推動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掛牌上市。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
新聞關鍵字: 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