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是社稷之本,種業是農業之基。盡管我國種業近年來取得不俗的成績,但仍處于初級階段,糧食總供給保障所有人口糧食安全的能力并不寬裕,而且結構性緊缺的矛盾突出。淄博市人大代表、淄博禾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朱俊科接受中國山東網淄博頻道記者專訪時表示,結合《淄博種業振興規劃》的規劃要求,通過農作物品種選育創新體平臺提升項目建設,建成2-3處手段先進、基礎設施配套、管理運行機制優良、具有一定領先水平的農作物品種創新平臺,為淄博市農業生產和種子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朱俊科告訴記者,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現代農業建設加快推進,現代種業建設納入到“十三五規劃”,各級政府也都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種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市政府于2012年出臺了《淄博種業振興規劃》為淄博市種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種質創新是種業企業提升競爭能力、擴大規模的核心內容,我市種子企業和農業科研機構經過多年的努力,在小麥、玉米、蔬菜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優勢,選育出了一批新品種,并通過了國家、省級審定。”
朱俊科表示,淄博市種業雖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種子企業和農業科研機構科研力量薄弱,技術手段落后,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競爭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種子企業規模偏小,市場競爭力不強,育繁推銜接不夠緊密,選育的品種競爭力不強,成果轉化率低;種子繁育基礎設施薄弱,抗自然災害風險能力差;種業建設投入仍然不足,育種是一個投資大、周期長、見效慢的產業,一般良種的培育要經過十多年的時間才能進入大田生產,期間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才能見到成效。
朱俊科建議:應結合《淄博種業振興規劃》的規劃要求,通過農作物品種選育創新體平臺提升項目建設,建成2-3處手段先進、基礎設施配套、管理運行機制優良、具有一定領先水平的農作物品種創新平臺,為淄博市農業生產和種子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