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農業與新農村有何關系?今天我們從以下五大點,來聊聊二者之間的聯系:
?、傩蓍e農業可以實現農村勞動力的就地轉移。目前,我國的農業生產還處于自然經濟狀態,提供的產品還屬于初始產品。缺乏深加工使得產品的附加值較低,這既不利于農民收入的提高,也限制了農業生產活動的空間及農業勞動力的分流。休閑農業正是這樣一個利用“三農”的優勢和特色來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方式。有研究數據表明,每增加一個休閑業直接就業人員,就會間接帶動其他相關行業增加五個就業人員。
因此,發展休閑農業是一條解決就業和再就業難題的有效途徑,即休閑農業通過對餐飲、住宿、購物、交通、文化等行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從而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農村勞動力的過剩問題。
?、谛蓍e農業可以推動農村產業結構的轉型。目前,農業依然是粗放式的經營模式,不利于深入調動廣大農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也無法實現農業和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因此,要想真正解決“三農”問題,加快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就必須調整農村產業結構,以發展高效、集約、規模農業,因地制宜發展農村特色產業,從而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實現農民收入增加。
③休閑農業可以加快城市文明向農村的輻射。城市化的迅猛發展,使得城市的人口和生產高度集中,同時也促進了與其相適應的城市生活方式、組織體制、價值觀念等的形成與發展。城市既是人類文化的加速器,又是文化的容器。各種不同的文化在城市里得到了充分的交流與發展。城市文化在這個交流和發展中呈現了遠離傳統、趨向共同的勢頭,并向城市四周輻射,只不過城市文明透過這種方式向農村的輻射、傳播速度非常緩慢。這既會延緩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步伐,也會影響新農村建設思想進一步解放。長此以往,城鄉居民相互交流,城鄉文化相互融合,將促使城鄉文明的共同發展。
?、苄蓍e農業可以吸納更多新農村建設資金。農村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的落后是長期以來制約農村發展的重要瓶頸,而解決這一瓶頸的*難題在于必要經費的短缺。其中,貧困地區的投資需求尤其大,而城市的投資需求相對較低。如果按照這種投資標準,根據專家測算,僅自來水、沼氣、道路硬化等項目,全國大約需要資金4萬億元。如果再加上其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費用預算,農業投資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因為它不僅能夠促進農業增產,實現農民增收,而且也能為新農村建設籌集資金提供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菪蓍e農業的發展可以實現城鄉生活方式的一體化。在我國經濟發展的現階段,由于經濟差距的客觀存在,城鄉在生活方式上是分割的。要順應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變化和建設社會主義農村的要求,以休閑產業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加快城市信息、資金技術等資源向農村流動,帶動農村各業發展,促進村容鎮貌和農村生活的改善,逐漸改變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體制,通過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提升農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實現城鄉生活方式的一體化。這對于擴大內需、繁榮市場、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