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打響“百色芒果”品牌 助推脫貧攻堅(圖)
打響“百色芒果”品牌 助推脫貧攻堅(圖)
農業網   時間:2018/1/26 13:15:00  來源:右江日報  閱讀數:469

百色芒果

  芒果是百色市的特色農業產業,同時也是加快群眾脫貧致富的一項支柱產業。近年來,隨著“百色芒果”品牌在國內外的影響不斷加深,百色芒果附加值大幅攀升,形成以區域品牌帶動產業發展的新格局,有力助推了全市脫貧攻堅進程。日前,記者采訪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韋鋒,進一步了解“百色芒果”品牌打造的歷程。

  “我們從2014年就開始申請注冊‘百色芒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到2016年獲得國家工商總局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證書……”提起“百色芒果”品牌標識的建設歷程,韋鋒如數家珍。自2014年正式啟動申請注冊工作起,市委、市政府便高度重視,多次召集市工商局、質監局、農業局、水果辦等相關單位共同研究商討“百色芒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注冊及使用問題,*終決定通過以市發展水果生產辦公室為申請主體,整合多部門力量共同推進“百色芒果”區域品牌建設。

  在“百色芒果”商標注冊成功后,市政府立即出臺了《關于統一全市芒果產品區域品牌標識的通知》,要求生產經營主體的芒果產品統一使用“百色芒果”作為區域標識,并不斷由黨政主要領導親自牽頭,前往各大城市開展百色芒果推介活動,擴大品牌的宣傳和影響力。組織和推薦廣西壯鄉河谷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參加“遍行天下心儀廣西——廣西品牌神州行”北京啟動儀式,組織百色芒果協會等18家企業(單位)參加在桂林舉辦的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暨“遍行天下心儀廣西——廣西商標品牌展”,展示百色芒果等名特優產品。據韋鋒介紹,在“百色芒果”商標注冊前,百色市許多芒果主產區都分別注冊有自己的商標,但經過多年的實踐,一直走不出“質優價不優”的困境,究其原因,是由于各芒果產區、企業都“各自為戰”,無法形成合力打響品牌。而當“百色芒果”成功注冊以后,一舉打破了原來芒果“小、散、弱”的格局,成功突破了瓶頸,打出了百色農業的金字招牌。

  “*開始推廣使用芒果產品區域品牌標識的時候,許多人都不理解,覺得沒有必要。我們只好派出專人去到相關部門、企業中給他們解釋說明品牌標識的重要意義,并舉辦百色芒果地理標志運用與管理培訓班,給全市的芒果種植、銷售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傳授地理標志的管理及使用知識,激發市場主體使用地理標志的熱情。”韋鋒告訴記者,圍繞“百色芒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市工商局結合產業發展,與相關部門制定了“百色芒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產品相關技術標準,號召所有生產經營單位及廣大果農相互監督,并通過免費舉辦技術培訓班、農家課堂等形式,指導企業按標準組織生產,對投入品統一進購、管理、配送、施用,從源頭把好產品質量關,提高產品競爭力,使百色芒果產業早日走上規范化、規?;藴驶慕洜I軌道。

  如今,通過無數人的努力和苦心經營,“百色芒果”品牌標識已在全國打響,還被列為中國歐盟地理標志互認產品之一,由歐盟委員會向其成員國進行公示。百色市也通過建立“公司+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基地+商標”的產業組織模式,不斷發揮芒果龍頭企業的帶動引領作用,讓百色成為全國*特色優勢產業帶動*脫貧的范例。目前,通過地理標志產品標準的推廣使用,全市“百色芒果”種植面積達127萬畝,年產量57萬噸,年產值32億元,芒果價格也從2012年的4元/公斤漲到現在的8元/公斤。同時,依托芒果產業的發展,共輻射帶動了百色市265個貧困村,占全市貧困村總數的35%,累計有6.8萬貧困戶32.38萬人依靠種植芒果告別了貧困,也使種植芒果成為百色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不少果農都靠種植芒果摘掉貧窮的帽子。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zs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