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認證了鄉村大數據,不僅村民辦事方便了,我還通過這個平臺賣出了滯銷的羌活苗子。”宕昌縣理川鎮陳家溝村村主任趙寶清激動地告訴記者。
隆冬時節,寒意正濃。1月21日上午,記者來到趙寶清家,闖入眼簾的是趙寶清忙碌的身影和晾曬在院子里的藥材。
因為市場調控因素,過幾年某種中藥材價格就會下跌*,當地人稱為“小年”。去年11月份,趙寶清家栽植的羌活苗子便遇到了“小年”,眼看到了采挖季節,卻無人問津而一度滯銷,好不容易遇到買家,但價錢卻只賣到5毛錢一斤,這讓他一籌莫展。
“當時恰逢鄉村大數據推廣認證,我進行了認證后,看到里面可進行土特產銷售,于是就拍了幾張新采挖的羌活苗照片,發布了出售信息……”趙寶清邊說邊打開手機找出去年10月22日發布的信息:“本人今年種有5畝大葉羌活苗要出售,苗子均勻……”
令趙寶清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就在他發布信息的第三天,就有武都的藥材客商打電話過去,經過初步商議就訂購了1噸多,并且當天就將1000元訂金轉賬給他。因為羌活苗子的品質優良,客商還計劃開春了再去收購。
“當地村民通過大數據看到我發布的信息,就將信息轉發給他們的朋友,之后就有康樂縣和岷縣的客戶專門來地里考察。”趙寶清高興地說,“通過現場考察,他們非常中意羌活苗子的品質,決定等開春后按照市場價收購。”
宕昌縣自古就有“千年藥鄉、天然藥庫”的美譽,特別是哈達鋪鎮、理川鎮一帶,中藥材資源種類多、分布廣、蘊藏量大、品質優良。目前宕昌縣中藥材種植總面積穩定在40萬畝,羌活便是當地所產中藥材的一種,其性溫,祛寒濕,用于外感風寒、頭痛無汗、寒濕痹等。陳家溝村共種植羌活苗子40畝,產量70噸,如今通過鄉村大數據平臺“做媒”,全部已經找到了“婆家”。
然而,事實上,說起鄉村大數據*初的認證,理川鎮人大主席王秀峰回憶道,剛開始村民都不理解,認為這個沒有作用。鎮上的駐村干部、村干部通過微信群向廣大村民推廣宣傳,并主動上門入戶、走進田間地頭手把手教,剛開始*才認證十幾戶。
趙寶清通過大數據賣羌活苗子的事情在陳家溝村及周邊村社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村民在他的引導下思想大為轉變。目前,理川鎮21個村4553戶已實現大數據一戶一人全覆蓋。
“如今,村民還通過利用大數據將結婚證、土地使用證等辦理程序截圖分享在微信群里,看到后很多村民都主動找到干部要認證。”趙寶清說,“我們還在好人好事欄將村子里幾位村民為全村人主動維修自來水的圖片上傳到大數據,村民們都紛紛點了贊。”
陳家溝村村外的山坡上,只見未融化的積雪鋪滿了整個山坡,夾雜著黃土,在太陽的照耀下,這片種植中藥材的“金土地”顯得生機勃勃。
“大數據帶來的效果是實實在在的,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不僅打開了對外的大門,也讓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了我們宕昌的中藥材。”趙寶清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接下來,我們還將利用大數據,將村里的中藥材銷往更多、更遠的地方。”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