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農業大市,青島萊西市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中,堅持跳出“三農”抓“三農”,用工業化理念精心經營農業,靠一個個龍頭企業,將廣袤的田野變成了“工廠”,將連片的耕地變成了企業的生產車間,農民按照工業生產的標準進行生產,帶動形成六大產業鏈條,促進農民增收。
農產品實行標準化生產
蔬菜種植需填寫田間管理表,表上對管理者、栽培者、施肥、用量等情況詳細記錄,這是萬福集團蔬菜種植的一種種植管理模式,管理表要跟隨收獲的蔬菜一起回收到公司,保存三年時間以便溯源。出廠的農產品包裝箱上,生產基地的編號也印在上邊。按照工業生產的“標準”實施種養,相當于為萊西市農產品戴上了“安全帽。
萊西市自2002年起,在種養殖業生產、加工和流通的各個環節,全面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
生產環節制定實施了18個主導農產品的生產技術規程,實施青島市以上主導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22個。目前,萊西市共有43個農產品取得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31個農產品取得綠色食品認證,24個農產品取得有機食品認證,9個農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登記。
加工環節按照國際標準來組織,杜絕不合格的初級產品進入加工環節;同時改進加工技術,開發符合國際市場要求的產品。目前,萊西市已有13家農產品加工企業建立技術中心,14家企業獲得食品安全系統和質量保證體系認證,40多種產品通過ISO9000系列、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及產地注冊。
流通環節在農產品批發市場及重點示范區均設立農藥殘留快速檢測點,安排專人監控,對運出農產品建立檢測記錄檔案。目前,萊西市各大市場全部建起農藥殘留速測點和無公害農產品配送中心,質量檢測不達標的農產品被擋在專營區之外。
八成以上農戶進入產業鏈條
萊西市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應該歸功于一批農業企業的引領。建設以農產品加工企業為龍頭的“龍型”產業體系,是萊西市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基本思路,也是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形成的關鍵。
近年來,萊西市按照引進“洋”龍頭、培育“新”龍頭、膨脹“原”龍頭、掛靠“強”龍頭的思路,加快龍頭企業發展步伐,推動龍頭企業不斷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
截至目前,萊西市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593戶,規模以上企業173家。其中,共有*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4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9家,青島市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42家,年實現銷售收入近200億元。
龍頭勁舞,產業勃興。依托這些龍頭企業的帶動,萊西市培育形成了以雀巢為代表的牛奶加工產業鏈,以九聯為代表的雞肉加工產業鏈,以萬福為代表的豬肉加工產業鏈,以東生、佳德為代表的花生加工產業鏈,以萬福、浩豐為代表的蔬菜加工產業鏈,以海升果業為代表的果品加工產業鏈。
這六大農業產業鏈條,形成了以“龍頭”帶動基地,以基地帶動農戶的“公司+農戶”、“公司+中介組織+農戶”和“公司+合作聯社+農場”的經營模式。現在,萊西市80%以上的農戶被納入產業化經營體系,每年帶動農民增加收入30多億元,人均增收6000多元。
園區聚集產生規模效益
馬連莊鎮格達村79歲的李成元老人種了三畝六分地。以前,他一年到頭忙忙活活,也就掙個千兒八百塊。2017年,他把土地流轉給種植大戶開農場,每畝地光流轉費就1000元。目前,該村以每畝1000元的價格,流轉出600多畝土地,實現了農場種植大戶和農戶雙贏。
這種土地流轉,推動了當地種養向示范園區聚集,實現了種養殖的大規模化。目前,萊西市土地流轉面積達30.5萬畝,占全市耕地總面積的28.2%。
在土地流轉的基礎上,萊西市按照“提升一批、擴建一批、新建一批”的思路,在全市規劃建設了一大批技術領先、示范帶動力強、產業優勢和綜合效益明顯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
在政府推動下,萊西市優質農產品逐步向優勢區域集中,在全市形成了北部大棚瓜果,南部設施蔬菜,嶺地優質果品,低地專用糧食以及出口花生5大種植業布局,規模種植特色更加突出。2017年,全市新建萬畝胡蘿卜、萬畝果品等現代園區18個,新增無公害農產品6個、綠色食品7個,15家農產品生產基地納入追溯體系,蔬菜、果品產量分別穩定在200萬噸、22萬噸以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
新聞關鍵字: 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