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安陽市殷都區洪河屯鄉的麥田里積了一層雪,正值越冬期的麥苗處在沉睡之中。
“目前小麥墑情不錯,對節后的田間管理十分有利。”1月29日,洪河屯鄉種糧大戶李興威告訴記者,他對今年的小麥生產充滿信心,“一是苗情好,產量不會低。二是我種的大都是優質麥,效益有保障。”
李興威是一位長年埋頭田壟的樸實漢子,曾榮獲全國種糧大戶稱號。2013年,他在當地流轉了1.1萬畝土地,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然而沒想到,*年他在自己*熟悉的小麥上栽了個大跟頭。
“那年我種的是以前種慣了的普通小麥品種,想著問題不大。結果規模大了管理沒跟上,產量一般般。讓我難堪的是,收麥時普通麥子賣不上價。算下來,忙了一年不但沒賺到錢,還虧了幾十萬元。”提起往事,李興威依然表情痛苦。
“第二年我覺得不能再走老路了,正好廣源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的人找到我,推薦省農科院培育的‘鄭麥366’,說這是優質小麥,收獲后由合作社統一收購,保證不愁賣,我一聽就答應下來了。”李興威說,他當時一半耕地種上了優質麥,結果發現,“鄭麥366”不僅品質優,還抗病、抗倒伏,產量跟普通小麥相比每畝可增收15%左右。
當年年底,合作社把李興威種的優質麥統一按高于市場價收購。“我算了一下,比種普通麥每畝多賺將近200塊錢,基本上把上年虧掉的錢補了回來!”李興威說,他流轉的土地這幾年成了廣源合作社的優質小麥訂單生產基地。
“現在大眾對食品品質要求高,食品加工企業對優質面粉的需求也急速提升,導致優質小麥供需缺口大,價格急速攀升,普遍以高出市場價20%被糧食企業瘋搶。”廣源合作社理事長吳章告訴記者,當地主要種植的“鄭麥366”已經成為國內優質專用訂單小麥的*大品種。“在殷都區、安陽縣及周邊地區,我們合作社已累計安排優質小麥訂單生產基地約200萬畝,為當地農戶增收超過3億元。”
“實施科技助力鄉村振興,關鍵一點就是從品種源頭上增強原始創新能力。”中國工程院院士、省農科院院長張新友表示,要加快具有重大生產應用潛力、有突破性的優質高產高效農作物新品種的研發與推廣,提升農產品生產水平。“農產品品質提升了,供給側效益提高了,農民賣糧就不發愁了。”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