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關,“討薪”這一關鍵訴求,折射著治理的溫度。
一段時間里,部分農民工兄弟不得不面對“有苦說不出,有理無處訴”的現實困局。如今除了相關部門和各地政府的行政性集中作為,對于討薪已經有了較為完備的制度通道。據報道,2017年全國共辦理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4萬余件,農民工受援達49萬余人次,成功討薪83億余元。國家撐腰、各方重視、法律保障,有效維護了農民工合法權益,農民工欠薪問題相較以往已經有了明顯緩解。
隨著“討”越來越有力量,如何減少“欠”提上了日程。今年工資討到手,明年欠薪的“牛皮癬”還可能發生,有業內人士直言,“欠薪這事,說復雜比造一個原子彈還復雜”。比如建筑行業積弊已久的“包工模式”,工程項目層層轉包,大包工頭掙施工差價,小包工頭掙人工費差價,農民工工資支付的責任主體難以厘清。從根源上看,拖欠農民工工資不僅是一個誰應給錢、給多少錢的支付問題,更是一個勞資雙方利益如何分配、權責如何對等的制度問題,這背后又涉及建筑業市場秩序不規范、用工管理制度不完善、勞動監察和司法保障不力等許多深層次矛盾。
值得欣慰的是,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的制度堤壩正在構筑起來。2017年,從深化建筑用工改革到開展勞務實名管理,從推進施工單位參保到實行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制度,一批改革舉措密集落地。為農民工討薪開辟綠色通道,完善法律援助的“末端治理”越用越順,對勞務關系開展日常監督檢查的“中間把關”越抓越靈,明晰勞資責任、簡化勞資層級的“源頭防控”也越來越被重視,不敢拖欠工資、不能拖欠工資的治理效果,通過制度改革正在變成現實。
不久前,一項旨在培育新時期建筑產業工人隊伍的指導意見公開征求意見,收獲許多點贊。此次《指導意見》在推動建筑業農民工向建筑工人轉變方面施以濃墨重彩。一只腳踏入現代都市,另一只腳還留在鄉土中國,漂泊無根的狀態,直接影響著農民工享受正常的勞動保障。推動農民工市民化,不僅是解決欠薪問題的治本之策,同時更關乎提高生產率、激發資源重新配置、緩解勞動力成本提高太快、開拓新的消費需求,樁樁件件,都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題中應有之義。
其實,老板們心里都清楚,與年前“討薪難”相對應的,常常是年后的“用工荒”。伴隨務工人員返鄉過年,春節過后總會出現工廠遲遲不能開工,以及各式各樣的“保姆荒”“護工荒”“外賣荒”。傳統一代農民工正在老去,年輕人普遍不愿涉足苦臟累的行業,解決好工人的權益保障問題,盡一切努力讓勞資關系溫暖起來,恰恰是一些行業謀求發展的優勢所在。“別到沒人干活才想起農民工”,讓農民工看到勞有所得、干有所值的希望,收獲同工同酬、同城同權的歸屬感,在一定意義上說,正是為企業乃至為全社會儲蓄未來。
農者有其地,來者有其尊,勞者有其得,工者有其居,孤者有其養,優者有其榮,力者有其樂,外者有其歸。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政浙江時,曾以此八項目標引導解決農民工問題,并強調關鍵在于“政者有其為”。盼各級為政者切實拿出改革擔當,給農民工兄弟結清工錢、過個好年,讓人力成為*寶貴的社會財富,讓人心成為*強勁的發展動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