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正式印發《關于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實施方案》。山東將培育100家以上冷鏈物流龍頭企業,10個以上產業集聚區,打造4個遠洋漁業產品精深加工和冷鏈物流集群,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山東作為農業大省,肉類、水產品蔬菜、果品等農副產品的產量都位居全國前列,有很大的資源優勢。但同時,山東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配套不平衡、標準化進程緩慢、信息化水平和技術水平有待提高、管理人才缺乏等問題仍比較突出。
劉巖是濰坊一家物流企業負責蔬菜運輸的人員,他每天早上都要監督幾十噸新鮮蔬菜從壽光裝車,運輸到江蘇、安徽等地。“這幾年冷鏈技術有提升,但損耗率依然比較大,在15%左右。而且這還是在冬天氣溫較低、菜農凌晨摘菜的情況下。”劉巖介紹,由于在蔬菜預冷、溫控等環節的不足,中國在生鮮品運輸過程中的損耗率一直較高。根據相關數據,發達國家蔬菜等產品的損耗率一般低于5%。
山東省經信委巡視員王超英介紹,2016年山東水產品總產量950萬噸,水產品年加工總量近810萬噸。發展冷鏈物流是促進生產流通和農民增收、提高居民生活品質、推進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的有效措施。為此,我省提出要推進物流中心建設。如圍繞青島、威海等市打造4個遠洋漁業產品精深加工和冷鏈物流集群,培育10處遠洋漁業產品精深加工和冷鏈物流基地,建設中國北方(青島)國際水產品冷鏈物流基地等更加具體的任務措施,加快推進海洋漁業的新舊動能轉換。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省將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設施先進、標準健全、綠色低碳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培育100家以上冷鏈物流龍頭企業,10個以上特色鮮明、優勢突出、輻射帶動性強的產業集聚區,基本實現冷鏈物流全過程監控,全鏈條可追溯,食品安全保障能力顯著增強。
省經信委交通與物流處處長崔霞介紹,未來,將鼓勵企業加大信息化投入,建立車輛定位、全程溫控、ERP物流管理等信息系統,從冷庫設計施工、倉儲管理、冷藏車輛配備等各個環節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努力實現冷鏈物流全過程的智能化、信息化、數據化、可視化、一體化。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