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們將立足資源稟賦,在規劃設計、布局和品種選擇上充分導入油茶元素,在組織保障、土地流轉、政策扶持、資金補助等方面支持發展油茶造林,實現造景與造富相得益彰。”衡陽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衡陽市將繼續強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計劃完成人工造林28萬畝(其中油茶新造8萬畝)、封山育林32萬畝、退化林修復45萬畝、森林撫育67萬畝。
隆冬時節,衡陽縣樟木鄉仁愛村的大山深處,漫山遍野的油茶林郁郁蔥蔥,蔚為壯觀;白色油茶花在綠葉的襯托下恣意地盛開著,分外醒目;油茶林間,人來人往,有的忙著揮鋤挖穴,有的忙著將幼苗裝車,有的忙著整枝除草……
2018年是這片油茶林正式掛果的*年。看著一個個暗紅的油茶果,油茶林的主人——湖南益康油茶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曾垂西心里美滋滋的。
“這片油茶基地有3000多畝,預計2018年畝產油茶果120多公斤,畝產值大概在三四百元左右。再過兩三年到了豐產期,畝產預計會增長到1000多公斤,畝產值大概有三四千元左右,這里就會變成金山了。”曾垂西指著眼前連綿起伏的小山頭告訴記者,這些以前全是荒山,后來在衡陽市林業局的牽線搭橋下,公司將其承包下來種植油茶樹。他介紹說,油茶樹豐產期長,油茶產品附加值高,產業一旦形成,對當地林農將帶來長遠的效益。
的確,隨著荒山變成油茶林,當地村民的錢包也在漸漸鼓起。
村民陳光明告訴記者,按照老百姓的說法,這山以前叫“柴禾山”,只能用來砍些生火做飯用的柴禾。現在種上了油茶,山變青了,水變凈了,氣變爽了,生態環境變美了。“在這務工的都是留守在家的老人、婦女,趁著農閑過來給油茶林幫幫忙,一年下來也能賺萬多塊錢,漫山遍野的油茶樹真的變成了搖錢樹。”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2017年,衡陽市突出“裸露山地”造林、通道綠化和油茶產業三個重點,完成造林30.84萬畝、封山育林32.8萬畝、退化林修復45.3萬畝,完成油茶造林9.3萬畝、低產林改造19.87萬畝、幼林撫育50.6萬畝,涉及“裸露山地”人工造林5.01萬畝,通道綠化新造和提質共6703.05公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