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作為先進的農業生產力代表,不僅是農業生產條件和生產方式現代化的標志,而且是保障各項農業新技術革命得以實現的載體和手段。但目前,我國農機新技術新裝備有效供給不足,是當前農機化發展的*短板和瓶頸。
面對我國農機產品中高端產品不多、產能過剩與缺門斷檔并存、機具適應性可靠性有待提高以及農機農藝融合不夠、技術集成配套不足等一系列結構性矛盾,制定有針對性的農機農藝推廣方案是提高各地區農機化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河南省農機部門聚焦科技創新,以短板機具、高端產品、智能裝備為主攻方向,著力推動機械化深松整地技術、花生機械化起壟播種技術、花生機械化收獲技術、小麥機械化免耕覆蓋播種技術、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這5大重點方向,全力推進農機化科技創新,大力增加高效、節本、綠色、智能機械的有效供給,提升技術集成配套和推廣應用水平。
針對吉林省的農機農技推廣工作,近年來吉林省農機局著重從機械深松與節水灌溉、保護性耕作、玉米全程機械化技術、秸稈綜合利用、設施農業機械化技術等幾方面重點推進,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在全省農機化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為全國農業大省,黑龍江以“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為抓手,加快建設“互聯網+”高標準綠色、有機食品示范基地,推動全省綠色、有機食品生產擴面提標,力爭建成5000萬畝的全球*的高品質有機食品基地。
“必須把糧食生產能力穩定在800億斤以上”,四川省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列為鄉村振興重點任務,并加緊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保護區“兩區”的劃定建設。“調結構穩糧強特色”,四川將建設40個“糧改飼”青貯玉米示范區,并新增20萬畝稻漁綜合種養,發展陸基集裝箱式健康養殖等水產業,用生態水產品補齊市場不能自給的缺口。
“一主多元”機制是湖南省農機推廣總站的重點研討方向,2017年12月在長沙召開研討會,探討新時代農機推廣機制創新、增強推廣活力和效能的思路與措施。從高峰論壇的多主題報告看,觀摩會上大家對新機具新技術所表現的熱情與關注,多元主體共同推進全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多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也有了顯著地提高。對于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大方向,農機農技也是實現農業規模經營的必需手段。因此,從以上幾個農業省份來看,農機與農技如何更好地推廣和流通是提高我國農機化水平必不可缺的一個重要環節。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