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型現代農業是以城市化地區及周邊地帶為主,涵蓋城市區域規劃以內的全部農村區域,以高新科學技術為支撐,以設施化、工廠化、園區化為標志,以產業化經營為手段,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益、發展農業多種經營、優化區域生態環境為目標,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生產、生活、生態和人文等多種功能并重,高層次、多形態的農業生產方式。一般意義的現代農業側重農業的生產功能,而都市型現代農業是集生產、生活、生態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目前銀川市農業的生產功能已具備了良好的基礎和條件,在生活、生態功能方面還有較大的潛力可挖掘、還有較大的空間可拓展。按照都市型現代農業的內涵,結合銀川市實際,要緊緊圍繞首府城市功能和定位,按照“綠色、高端、和諧、宜居”城市發展理念,推進銀川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著力在拓展農業的多種功能上狠下功夫、抓好落實。
一是強化經濟功能,提升農產品安全保障能力。目前我市已打造了加貝蘭、百瑞源、供港蔬菜、有機大米、長紅棗等一批知名現代農業品牌,培育*商標7個,中國*產品2個,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現代農業產業鏈,這些品牌已發揮了效應,擴大了銀川農產品的知名度,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今后要以推進農業規?;?、集約化、產業化、標準化和市場化為重點,大幅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城市居民提供新鮮、衛生、安全的放心農產品,加大農業供給側結合性改革力度,瞄準中高端消費市場,發展綠色產業,開展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大力施用有機肥,加快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加強“三品一標”管理認證,著力發展綠色生態有機農產品。增加有效供給、減少無效供給,確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二是開發生態功能,提升支撐生態城市能力。落實美麗銀川建設要求,圍繞“藍天”“碧水”“凈土”改善城鄉環境,充分發揮都市農業潔、凈、美、綠的特色,構筑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環境,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落實好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要求,大力開展綠化、美化、亮化活動,抓好植樹造林任務落實,加強城郊園林和綠地建設,提高綠化率,增強城市綠肺功能。落實河長制要求,加強河、湖、溝渠、濕地的治理、保護和修復,保護好水生態環境。推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抓好農業面源污染,減少農業生產排污,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率要提高到90%以上。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抓好我市特色小城鎮、美麗村莊建設,下大力氣治理臟亂差現象,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三是拓展社會功能,提升農業服務生活能力。鞏固和擴大我市榮獲“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市”成果,推行“旅游+”“生態+”等模式,大力發展科普教育、文化傳承、休閑觀光、體驗采摘、會展創意等農業,拉長農業產業鏈條,增加農民就業機會,實現農業增效、農民致富。深度挖掘賀蘭山、黃河、大漠等自然風光、自然景觀等優勢,發展休閑旅游農業,豐富鄉村旅游業態和產品,建設一批富有鄉村特色的養生養老基地,開發一批各類主題鄉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線路。努力走出一條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一二三“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的新型發展業態,為滿足市民回歸自然、感受田園風光等需求提供服務。
四是發揮示范和輻射功能,提升農業創新能力。依托首府城市特有的經濟優勢、科技優勢和人才優勢,著力打造“五個發展圈”,即以景觀農業和會展農業為主的都市農業發展圈、以精品農業和休閑農業為主的近郊農業發展圈、以規模化產品農業和加工農業為主的遠郊農業發展圈、以特色農業和生態農業為主的山區生態涵養發展圈、以與區內及鄰近地區橫向聯系的合作農業發展圈。全面提升農業的科技化、工廠化、智能化水平,發揮好我市現代農業的示范窗口和引領作用。充分運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大力發展智慧農業,舉辦農產品展示、論壇、交易恰談等活動,輻射帶動區內及周邊毗鄰地區,增強示范帶動作用。
五是挖掘產業空間開發功能,提升農產品競爭力。依托我市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優化區域產業發展規劃和功能定位,優化產業布局和結構,加快優勢產業向優勢區域集中,形成與本地資源和功能相適應的規?;?、區域化產業格局,建設一批優勢主導產業帶,培育一批市場競爭力強的優質產品,做優做強我市“1+2+4”農業優勢特色產業。靈武市、永寧縣、賀蘭縣,重點發展以規模化、專業化、區域化、標準化為目標的有機大米、疏菜、奶產業等大宗農產品生產和加工農業,培育休閑旅游農業。興慶區、金鳳區、西夏區重點發展以城市綠地、園林景觀以及農產品展示交易等為主要內容的景觀農業、會展農業,抓好釀酒葡萄、花卉、適水產業和休閑旅游農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