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清遠連州產業造血就業致富(圖)
清遠連州產業造血就業致富(圖)
農業網   時間:2018/2/7 9:10:00  來源:南方日報  閱讀數:369

產業扶貧

  在九陂鎮,廣汽集團幫扶下的腐竹廠已成功投產,月產8噸以上,入股的貧困戶每年都可享受效益分紅;

  在三水鄉新八村,雙種雙養扶貧項目正帶動22戶88人貧困人口參與產業發展,利潤達到20%以上;

  在保安鎮新塘村,總造價為96萬元,裝機容量為114.5KW的光伏發電項目開發電量達11萬度,年收入達9萬多元,為該村脫貧致富帶來新動能……

  2017年,一個又一個扶貧項目在清遠連州廣袤的農村地區落地生根,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扶貧如何才能帶來長久效益?這是清遠連州市在扶貧實踐中始終關注的重點問題。

  在過去2017年一年的扶貧工作中,為實現長久扶貧效益,連州市堅持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并舉,既積極為貧困戶尋求外出務工的好機會,也在當地謀求更多能夠長遠長效扶貧的好項目,并借助新農村示范村建設進一步改善村民的生活生產條件,再輔以各項扶貧制度措施作保障,通過壓實責任,確保扶貧舉措落實到位,貧困戶如期脫貧。

  連州市扶貧辦主任黃洲敏介紹,2017年連州全年投入扶貧資金1.42億元,全面實施脫貧攻堅“八大工程”,302個扶貧項目*到戶,幫助9381人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2018年,連州將深化脫貧攻堅政策舉措,突出抓好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等幫扶工程,建立健全貧困戶穩定增收脫貧長效機制,全面完成1.8萬多貧困人口的脫貧任務。

  用產業為貧困戶“造血”

  投入財政扶貧資金5201萬元,幫扶3000多戶有勞動能力貧困戶發展產業項目,成效顯著。

  2017年,連州市以財政扶貧資金為引導,融合廣州荔灣區對口幫扶資金、幫扶單位自籌資金、社會捐贈等資金,根據各貧困村地理和環境特點,利用各村資源優勢和產業特色,大力推動扶貧產業發展。

  連州市扶貧辦主任黃洲敏介紹,截至目前,通過財政引導資金開展扶貧產業項目186個,規劃投入財政扶貧資金5201萬元,幫扶3000多戶有勞動能力貧困戶發展產業項目。

  為實現貧困人口家庭收入倍增計劃,連州市抓住廣州市對口幫扶的契機,結合各貧困村產業資源特點,規劃啟動集中連片產業發展模式,打造地方特色主導產業。通過“公司+農戶+基地+合作社”的方式,因地制宜發展產業項目。

  目前,各鎮(鄉)的扶貧產業項目按期推進,為連州市脫貧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不少項目已經初見成效。廣汽集團對口幫扶連州市九陂鎮打造的腐竹產業項目就是一個典型。

  “連州市祺連農產品有限公司是新時期*扶貧產業幫扶項目,前期由廣汽集團籌建,從立項到試產僅用了半年時間,充分體現了廣汽的幫扶速度。”廣汽員工、駐聯一村工作隊隊長戴文斌說。

  為增強貧困村和貧困戶“造血”功能,推動幫扶村實現可持續發展,廣汽集團深入調研九陂鎮的農業資源優勢和農產品市場后,投入450萬元幫扶資金在清遠民族工業園創建了祺連農產品有限公司。公司由九陂鎮的聯一村、白石村和四聯村等村集體有限責任公司作為持股人,以達成*幫扶、持續發展的政策目標。

  “按照公司與村民簽訂的協議,村民可以稍高于市場價格把黃豆賣給公司生產腐竹。另外,貧困戶則可以土地等形式入股公司,每年享受效益分紅。”劉志鋒介紹道,“建設祺連農產品有限公司可以加強農村經濟的‘造血’功能,實現一二產業協同發展,以達成*扶貧和推動村里可持續發展。”

  “公司初期設計產能為173噸/年。年度含稅銷售額732萬元,利稅43.2萬元。并在工藝設計和設備選取上充分考慮,后期產能可擴充5倍。”戴文斌介紹。

  新八村位于連州市西北部,距離三水瑤族鄉政府所在地51公里,距連州市區68公里。該村交通落后、資源饋乏,是典型的“邊、少、老、窮”山區,該村現有貧困戶24戶80人。

  新時期*扶貧工作推進以來,通過建設美麗鄉村、整合各方幫扶資金和財政專項資金開展*扶貧,帶動新八闖出了一條村民增收、共同致富的新路子。

  在雙種雙養產業中,年產2000只竹林雞、20000斤瘦身魚的種養基地;雙種雙養共帶動22戶88名貧困人口參與產業發展,利潤預計可達到20%以上。

  根據新時期新八村情民愿,該村把發展茶葉和“新八竹海瑤”作為新八村脫貧致富的兩個主導產業,兩個產業互為推進。通過鄉村旅游帶動民宿、農家樂及特色養殖和當地農產品的銷售,通過打造新八野生茶葉品牌,形成新八“名片”。

  目前,該村已成立連州市新八旅游有限責任公司,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并與廣東正順鑫農業有限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目前深圳、佛山等珠三角旅游開發公司紛紛前來洽談合作。

  該村成立了連州市新八生態茶葉專業合作社和連州市新東茗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茶葉合作社2016年注冊了“竹福茶坪”商標并被評為清遠市級示范合作社,兩個合作社吸收了95%的村民及所有貧困戶成為社員,種植面積已超過2000多畝,茶葉品質優良,受到客戶稱贊,發展前景喜人。

  依靠村建產業實現扶貧的思路也在石橋村得以成功實踐。該村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打造生態養殖肉牛項目,全村18戶貧困戶以土地或現金方式入股,再將5戶有勞動能力貧困戶納入合作社務工,*兩項,貧困戶就能年增收約2萬元以上。

  袁屋村則計劃通過招商引資將7個村組連片打造連州*生態漂流旅游項目,村貧困戶不僅可以通過入股獲得分紅,還可到公司從事旅游接待工作,工資不低于100元/天,全年不少于100天,讓貧困戶實現在家門口就業,確保貧困戶的長效穩定收入。

  “一戶一技能”打通就業扶貧路

  為每個貧困家庭培養一個掌握一技之長、能就業的勞動力,做到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目前實現貧困人口轉移就業444人。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黃洲敏介紹,只有注重提高貧困戶的內生動力,注重培養他們積極能動性,提供更多產業模式,將扶貧、扶志、扶智三者相結合,才能真正打贏扶貧攻堅戰。

  這個理念在連州市過去一年的*扶貧工作中體現得極為充分。

  在新八村,構建起“三務工”的模式,首先,貧困戶通過簽訂務工協議,可以參與合作社日常勞務工作;其次,村里成立了村貧困戶施工隊,讓15名貧困戶在家門口實現務工就業,目前每人每月獲得2200元左右務工收入;再次,對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進行獎補,同時協調珠三角企業招聘貧困戶外出務工,共推薦了9名貧困戶外出務工,每人獲得月均務工收入4000元以上。

  在*扶貧工作中,重在扶志,只有真正調動貧困群眾的積極性,不等不靠,苦干實干,他們才能實現徹底脫貧。

  龍坪鎮白瓦村貧困戶李建忠兩口子為人勤快,家里有五六畝蔬菜地,去年3月份開始,夫妻倆到合作社務工,兩人*的工資有180元。

  在扶貧干部動員下,李建忠的脫貧致富斗志越發旺盛,他搞起了土雞養殖,到去年底銷售土雞收入15000元左右,同時銷售了3000斤萵筍、生菜,收入6000元左右。“如果是我自己賣,肯定賣不到這么好的價格,也賣不出這么多的量。”李建忠笑著說,合作社解決了銷售問題。

  要解決一個地區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需要破解貧困地區發展困境,提升當地人口勞動技能和技術水平就顯得極為重要,這也是扶智的原因所在。

  因此,連州市堅持加大對貧困人口就業創業的扶持力度,為貧困人口拓寬增收渠道。深入實施“一戶一技能”培訓計劃,爭取為每個貧困家庭培養一個掌握一技之長、能就業的勞動力,做到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加強對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提升農村勞動力就業能力。

  2016年至2017年,連州市扶貧辦規劃安排120.04萬元,落實具體培訓項目,抓住廣州市對口幫扶契機積極開展就業援助行動,舉辦企業人才、用工系列招聘活動,搭建用人和求職雙向選擇平臺,已實現貧困人口轉移就業444人。

  在連州市西江鎮斜塝村,廣州發展電力集團駐村工作隊幫扶該村成立了紅雪桃生態蔬果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負責人王火清在駐村工作隊支持下,積極帶領貧困戶開展農業技術、技能培訓,截至2016年末,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共5批合83人次參與的培訓,其中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為58人次。借助這些培訓,貧困戶進一步提升自身知識素養,增加了勞動技能,為脫貧致富打下了基礎。

  依托技術培訓,該村積極推動紅雪桃項目,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紅雪桃種植采用“農戶+合作社+公司”模式,從種植到日常管理,從技術指導到保底價收購,都已經簽訂了產供銷協議,項目采用自費模式和合作模式相結合。

  選擇自費模式的農戶及貧困戶,自果樹豐產期起種植戶(農戶)每年實現增收至少30000元/畝,該專業合作社自果樹豐產期起每年實現至少4000元/畝收益;選擇合作模式參與種植高山紅雪桃果樹的村民、貧困戶在2019年可以實現增收1000元/畝,自果樹豐產期起每年實現增收至少14000元/畝,本專業合作社自果樹豐產期起每年實現至少20000元/畝收益。

  該村還以合作社的名義積極與溫氏乳業溝通,承包牛舍牛糞清理和廠區衛生清潔處理技術咨詢服務工作。目前該項目有8人就業,月總收入約4萬元左右,其中解決了3戶貧困戶長期就業問題,確保在合作社務工的員工每月超過2550元,合作社每個月確保有穩定純利潤約16000元的收入。收支平賬后合作社已經實現超過10萬元的純利潤收入,確保村集體經濟收入的穩定來源。

  新農村建設讓貧困村煥新顏

  340個省定貧困村創建新農村示范村工作順利開展,66個省定貧困村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完成規劃編制。

  2017年,連州市根據《關于2277個省定貧困村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的實施方案》,突出重點、整合資源,集中力量分步推進貧困村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工作。

  在豐陽鎮梁家村,一條9米寬、150米長的硬底化新路直通梁家水烈士陵園,此前,通往烈士陵園的路不足1米寬,行人不方便,車輛不通行。

  而今,來烈士陵園瞻仰的人再也不用繞過“迷宮”一般的舊路。“將車停在村口,直接走進來就是了,縮短了兩公里的距離,非常近,很方便。”該村村民理事會會長梁衛榮說,這條路的開通意義很大。

  可以說,梁家村“三清三拆”的成績是連州加快新農村示范村建設的一個縮影。

  “黨建促村建,做通群眾思想,匯聚群眾力量,共建美麗鄉村,這是豐陽鎮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中始終秉承的理念。”豐陽鎮黨委書記鄧偉斌說,通過村干部先帶頭、群眾齊參與,清出了美好家園,拆出了發展空間,整出了清爽靚麗,勾勒出了農村的美好生活藍圖。

  不止梁家村,“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已在豐陽鎮全面鋪開,以又快又好的姿態推動新農村建設。目前豐陽已建成27個美麗鄉村,正在創建28個,還打造豐陽村和畔水村兩個省級示范片核心村,力爭在2018年把豐陽創建成為“美麗小鎮”。

  2017年,連州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一美化”為重點,全面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111個非省定貧困村創建美麗鄉村和340個省定貧困村創建新農村示范村工作順利開展,66個省定貧困村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完成規劃編制。2018年連州市申報創建示范村達340個自然村,占相對貧困村內20戶以上自然村的69.67%,其中整潔村196個,示范村142個,特色村2個。

  ■縱深

  強化扶貧組織保障

  落實脫貧主體責任

  2018年是新時期*扶貧*脫貧攻堅之年,“*脫貧”“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污染防治”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

  只有真正明確*扶貧工作責任,以鐵的紀律保障各項扶貧工作有序推進,才能讓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新農村示范村建設等工作真正得到落實,才能真正打贏脫貧攻堅戰。

  為進一步明確扶貧過程中各個部門的職責分工,連州市在成立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的基礎上,設立綜合協調、資金管理、基礎設施、產業開發、基本保障、培訓輸出、督查問責、新聞宣傳8個專責小組,具體負責推進全市新時期*扶貧*脫貧的各項工作,為脫貧攻堅工作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教育、民政、住房等20個部門圍繞部門職能和行業特點,分別制定了三年攻堅實施意見,共同推進*扶貧*脫貧工作。

  此外,連州市在*扶貧工作中,進一步強化政策落地,從而為扶貧提供了各種政策保障。截至2017年12月底,該市2017年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數657戶中已落實開工657戶,開工率*,竣工603戶,竣工率91.78%。

  截至2017年12月底,連州市已將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全部納入2018年醫療保障范圍;積極落實政策兜底工作,將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家庭全部納入低保范圍。設立*生活救助金,將無勞動能力未納入低保政策的貧困戶納入*生活救助。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fq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