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優越的云南省綠春縣,盛產茶葉、草果、八角等農林業作物,因品質高、產量大,市場前景廣闊。而這些產品卻因沒有統一的收購、加工、銷售管理體系,時常被外商壓價,阻礙了眾多農戶創收致富的步伐。為此,在去年十一屆人大六次會議上,州人大代表朱偉才等人提出了《關于綠春縣特色產業園區一號橋建設項目給予扶持的建議》。希望針對綠春縣生物業發展狀況以及面臨的困境,建設一座綜合性特色產業園并給予立項扶持。
去年4月,州人民政府將此重點建議轉交州工信委承辦。工信委按照辦理建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的要求,立即進行了研究,并建立了主要領導親自掛帥、職能科室具體承辦、辦公室具體督辦的責任機制。通過調研,得知該特色產業園于2016年已經立項,并編制了《綠春縣產業園區總體規劃》,通過了州級評審及省級備案,于去年2月開工建設。省、州工信部門在項目開工前,給予了50萬元的項目幫扶資金。而迫在眉睫的是特色園區在前期基礎設施建設中資金不足,為此,州工信委報請省工信委、財政廳后獲得了項目幫扶資金。
“園區建設進展順利,已經入駐的6家企業均實現了產銷效益。”5日上午,記者問起建設情況,特色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楊春明充滿信心。他介紹,園區建設項目總規劃30多公頃,計劃項目總投資1.6億元。自去年2月開工后,在省、州、縣黨委、政府及各級工信部門的幫扶下,一年來,投資達1億元,實施土地平整面積8公頃,園區道路、河堤改道治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工。通過招商引資,有1座加油站、1家香料加工、2家茶葉加工以及1家石斛和1家“紫膠”加工企業入園完成廠房建設并實現產品銷售,吸納當地450多名工人就地就業。“目前,還有幾家企業正與政府面商,達成協議后都將入駐園區”。綠春優質農特產品將迎來規模化發展的春天。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