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特奇此次調查報告覆蓋了全球144個國家和3萬多家飼料廠。結果顯示,中國和美國仍然是全球飼料產量*的兩個國家,占全部動物飼料的三分之一,主要增長來自豬、肉雞和奶牛行業,主要增長區域在歐洲和亞太地區。
2017年排名前七位的飼料生產大國分別是:中國、美國、巴西、俄羅斯、墨西哥,印度和西班牙。這些國家擁有全球54%的飼料廠,占總產量的53%,可以看作是農業走向的風向標。
北美
美國仍然是位于中國之后的全球第二大飼料生產國。北美生產三分之一的肉牛飼料,是第二大生產者產量的五倍。美國和加拿大是馬飼料生產國的前兩位。北美的飼料價格低于其他地區。
拉丁美洲
巴西仍然是該地區飼料生產的領頭軍,產量位于全球第三。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占該地區飼料產量的75%左右。墨西哥在肉牛和蛋雞飼料生產方面處于領先地位。拉美地區五年來的增長率位居第三,主要以水產、馬和寵物飼料見長。
歐洲
與增速*快的亞太地區相比,歐洲的飼料產量增長了3%,這是由于豬,肉雞和水產飼料產量的增加引起的。該地區以俄羅斯為首,2017年產量為3760萬噸,從國家排名第七位上升到第四位。
亞太地區
亞太地區飼料產量占全球35%以上。中國仍然是世界上*的飼料生產國,產量為18686萬噸,與上年相比,總體飼料產量略有下降。和2017年的調查結果相比,亞太地區產量增加了3%,主要原因是豬和寵物飼料產量增加。亞太地區產量增加也源于印度和泰國分別增長了7%、8%。越南去年產量增長了4%,是亞太地區第二大豬和水產飼料生產國。70%的水產飼料和44%的蛋雞飼料是在亞太國家生產的。
非洲
非洲仍然是全球乳品和肉雞飼料增長*快的地區。過去五年區域平均增長率約為30%,2017年沒有增長。豬,奶牛,蛋雞和肉雞飼料產量增加,肉牛和水產飼料減少。另外,平均而言,非洲是飼養豬、蛋雞和肉雞*昂貴的地區。像博茨瓦納和莫桑比克這樣的小國帶來了了豬、奶牛、蛋雞和肉雞飼料的增長。在贊比亞和摩洛哥等國家,肉牛飼料產量有所減少。盡管許多非洲國家的水產養殖飼料產量略有增加,但整個地區的飼料產量下降,主要原因是埃及的飼料產量較低,現在已經被尼日利亞趕超。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