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種食用菌30多年來,行情*的一年。”2月6 日,站在沁陽市柏香鎮南西村食用菌產業扶貧基地的大棚前,史兆成興奮地告訴記者。
“他是我們遠近聞名的蘑菇大王,他的判斷準沒有錯。”一旁的駐村*書記楊前進指著史兆成告訴記者。“我18歲開始種蘑菇,今年50歲,可不是種了30多年了。”史兆成笑著說,“現在一聞味兒就知道蘑菇長得好不好。”。
史兆成說的行情好,一方面,他去年擴大了規模,以合作社的形式流轉了土地,承建了13個食用菌大棚,另一方面,他自費2萬元請了食用菌種植專家給承包了其中5座大棚的貧困戶講課,今年種的蘑菇格外喜人。
年味漸濃,春節前是食用菌銷售的高峰期,春已歸來,溫度上升,食用菌長勢*比*好,每天的采摘貨車絡繹不絕。“一會車都來了。”史兆成穿梭在大棚間忙得不亦樂乎。
走進一座食用菌大棚,一袋袋菌種整齊擺放,一朵朵食用菌圓潤飽滿。60歲的楊壽義正佝僂著腰撕掉食用菌袋上的塑料薄膜,以便讓露出頭的食用菌早點長大。老伴兒多年患有精神病,去年剛剛去世,兒媳離家,兒子車禍腿腳不方便,孫女年幼,皸裂的手指訴說著生活的艱辛。但是一到食用菌大棚,楊壽義再忙再累也會提著精氣神兒。
“大棚這些主體框架由我來負責搭建,當時900元一畝的流轉費,我一分錢不多要,貧困戶也按照這個標準承包大棚。”史兆成介紹。“是啊,得感謝蘑菇大王,不然我們都不知道怎么活下去。”楊壽義動容地說。
“你看看,我們種的蘑菇多好,光滑,而且肉蓬蓬的。”史兆成隨手拿起一朵蘑菇,捧在掌心,眉眼含笑,驕傲地如同看自己培育成才的孩子。
史兆成扳起手指給記者算賬:一個大棚大約可以培育17000到18000袋菌種,一袋能產2到3斤蘑菇,臨近春節,*一個價,基本批發價都在每斤2.5元上下浮動。除去各種成本,一個棚一年賺3.5萬到3.6萬沒問題,“你說脫貧不脫貧?”
說話間隙,有人高喊:車來了。楊壽義趕緊招呼兒子往棚外走,佝僂的背使勁挺著。棚外,只見一個載著空筐的面包車駛進了基地,采購老板王聯合從車上下來,對著史兆成說:“蘑菇不錯,賣得特別快。”
王聯合告訴記者,一筐可以裝10斤蘑菇,平均每天可以裝160到170筐,臨近春節高峰期時四五百個筐沒有問題。“他種得蘑菇不僅賣相好,而且品質好,到農貿市場很快就被*一空。”王聯合透露,接下來還會和史兆成簽訂合同,長期合作。
“俺這個扶貧基地不光有蘑菇,還有木耳呢,而且已經給貧困戶分紅過了。”史兆成拿出手機,翻看照片,“你看,1月16日,33戶參與木耳種植的貧困家庭領取1800元的年終分紅。”照片上,貧困戶們雖然天寒地凍帶著帽子圍著圍巾,但是每個人的臉上都樂開了花。
楊前進告訴記者,南西村是省級貧困村,共有102個貧困戶,柏香鎮黨委政府和幫扶單位沁陽市質監局總投資81萬元在南西村建立扶貧產業基地,大力發展了蘑菇和木耳種植項目,通過科技扶貧、合作社分紅、到戶增收等方式為貧困戶脫貧提供產業支持。2017年終于摘掉省級貧困的“窮帽子”。
“走嘍!今年春節,咱的食用菌要大賣嘍!”王聯合載著滿車的一筐筐食用菌笑著和史兆成揮手再見。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