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IFA:全球肥料供需失衡難好轉(圖)
IFA:全球肥料供需失衡難好轉(圖)
農業網   時間:2018/2/10 9:05:00  來源:中國農資網  閱讀數:401

肥料

  國際肥料工業協會(IFA)總干事CharlotteHebebrand近日指出,全球化肥市場正面臨著產能繼續增加的風險。2017年世界范圍內有多家新工廠投產,而需求量僅有小幅增長。統計數據表明,2016年全球肥料市場已深受供需狀況不平衡、經濟增長乏力、農作物價格低迷以及能源價格持續波動的影響,未來3年,化肥市場這種不確定性將持續。

  供需失衡將持續

  據國際肥料工業協會(IFA)統計,2017年全球化肥產能增長1.8%,達到2.53億噸。2016年和2017年有近100個新化肥生產裝置和擴建項目投入使用,新增產能1900萬噸,主要產品為合成氨、磷酸和鉀肥。

  IFA預計,未來5年世界化肥需求量將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長,達到1.99億噸,其中氮肥1.12億噸,磷肥4800萬噸,鉀肥3800萬噸。預計鉀肥需求增速*為每年2.1%,快于磷肥(每年1.5%)和氮肥(每年1.2%)的增長速度。

  Hebebrand指出,未來5年,拉丁美洲、南亞和東亞將占化肥需求預期增長的近3/4。相對而言,非洲、東歐和中亞將是需求增長*快速的市場,而西歐、北美、東北亞和中國預計增長不大。

  就供需前景而言,潛在供應量不斷增長與需求增長緩慢之間的矛盾將日益加劇。過去幾年在投資決策推動下,大量新增產能陸續投入使用。特別是新增加的氮肥和鉀肥產能短期內可能會加劇供需不平衡。預計2019年之前這種狀況難有改善。

  監管更加嚴格

  除了供過于求外,Hebebrand認為,影響化肥市場的主要因素還包括更加嚴格的監管制度、能源價格波動加劇、生產原料競爭以及貿易壁壘呈上升趨勢。

  IFA計劃未來3年加強關注法規變化,并已開始跟蹤和監測對化肥需求有重大影響的一些國家政策,如化肥補貼和農作物營養管理條例等?;噬a、分銷和利用主要由國家或地區層面進行管理。

  另外,聯合國相關機構和一些國家政策部門以及環境非政府組織(NGOs)非常關注化肥施用后肥分流失造成的土壤環境污染問題。雖然肥料流失并不是水體養分的*來源,但化肥行業仍在特別關注肥分流失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問題。在《巴黎協定》締結后,IFA預計業界將更加關注化肥施用和生產過程中排放的溫室氣體,但同時這也是機遇——將使人們進一步認識到化肥在碳封存方面的重要性。

  “業界必須積極解決這些問題,表明我們不僅致力于幫助解決全球人口不斷增長帶來的糧食供應問題,同時還在設法降低對環境的影響。我們可以通過知識共享、促進對肥料的管理,積極與農民、政策部門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建立伙伴關系,達成這一宏偉目標。”Hebebrand表示。

  她說:”除了密切關注聯合國的主要進程和舉措外,IFA還參加了一系列如旨在減少農業和工業活動造成的富營養性污染的全球養分管理伙伴關系(GPNM)與保護海洋環境免受陸基活動影響全球行動方案(GPA)這類多方利益相關者平臺,以強調化肥行業的努力以及科學的重要性。IFA還在聯合國重要會議上,如高層政治論壇或氣候變化會議與聯合國合作推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等的實現。”

  推廣施肥“4R原則”

  總體而言,世界化肥行業將繼續面對供給驅動型市場,供需結構性不平衡可能加劇。IFA建議,應對肥料行業供需失衡和環境監管越來越嚴的一個有效做法是繼續在全球推廣施肥“4R原則”,即: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正確的肥種和正確的施用量。

  另外,在行業這樣的狀況下,化肥生產商要想推進業務發展,還應積極尋求產品的新用途,使產品范圍多樣化,并提供新服務(農學建議等)同時進一步促進企業間的整合。比如,隨著2017年第四季度末北美鉀肥巨頭加陽(Agrium)與加鉀(PotashCorp)完成合并,合并后的新公司Nutrien一舉成為全球*的作物營養生產商。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shenqi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