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氮肥:力推經濟效益再上臺階
氮肥:力推經濟效益再上臺階
農業網   時間:2018/2/10 9:32:00  來源:中國化工報  閱讀數:367

  2017年,氮肥行業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增強產業創新能力和競爭力,扭轉了持續3年的虧損局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1~9月,氮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1764.9億元,同比增長12.9%;全行業利潤總額38億元,同比扭虧增盈。2018年,氮肥行業將抓緊機遇,繼續奔跑前行,從六方面大力推動行業經濟發展穩中向好。

  一是加大新建產能控制力度。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測算,氮肥行業在2016年淘汰尿素年產能433萬噸,2017年又有690萬噸尿素年產能退出。2017年全行業有效尿素年產能7000萬噸左右。由于去產能持續推進,全行業經濟運行呈現出需求量和價格齊升的良好局面。但相對于國內5700萬噸左右的年需求量,產能仍過剩。我國農業用氮肥需求已經進入平臺期,未來不僅不會明顯增長,還有可能有所下降。因此,今年氮肥行業要進一步加大產能控制力度,在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嚴格控制新建產能。

  二是積極發展新型肥料。隨著現代農業規模化發展和化肥使用零增長行動實施,配方施肥、機械化施肥和灌溉施肥等先進施肥方式逐漸普及。性價比高的新型基礎肥料、大顆粒肥料、水溶性肥料、液體肥料需求前景較好,需要大力推廣。如增值肥料已經得到市場的普遍認可,當前鋅腐酸尿素、海藻酸尿素等增值尿素年產能已突破1000萬噸。今年氮肥企業要大力做好增值肥料的生產和推廣工作,實現肥料增效、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目標的同時,為企業創造更多效益。

  三是提高肥料利用率。我國氮肥利用率大約在35%,還遠低于發達國家50%~60%的水平,氮肥增效刻不容緩,上升空間較大。當前,肥料增效技術發展正逢其時,很好切合了行業綠色、生態發展的需求。去年氮肥行情整體向好,企業創新研發和升級工藝的資金更加有保障。今年氮肥行業將進一步通過創新增效技術,實現肥效的提升,確保化肥減量而作物不減產不降質。目前氮肥增效主要通過兩種途徑來實現:其一是添加鋅腐酸、海藻酸等生物活性物質以及中微量元素,達到協同增效的目的;其二是利用控失技術、包膜技術,或者添加脲酶抑制劑、硝化抑制劑等,延緩養分釋放的速度,提高氮肥利用率。

  四是推動技術進步。氮肥行業是一個技術和資金高度密集型行業,重視技術創新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但隨著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和競爭日趨激烈,要求我們行業必須加快創新工作,發展高端技術產業,培育一批行業新的經濟增長點。今年行業要加強幾個方面的工作:要千方百計擴大企業技術創新的渠道;要改進和完善激勵技術創新機制;要創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文化環境。

  五是促進節能減排。隨著新能耗和新環保標準的實施,以及行業被納入*批碳排放交易市場,節能減排已經成為行業,尤其是煤頭氮肥企業的一項重要工作。今年行業要做好節能降耗的技術改造,創新一批節能減排新技術,努力降低能耗和排放;結合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提出的廢氣治理、廢水治理、廢固治理等行動計劃,通過扎扎實實的行動,改變和提升行業綠色發展的水平;積極參與碳交易工作,通過市場的手段,激勵和督促企業通過節能和改進工藝等措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繼續做好能效領跑者工作,為行業節能減排樹立標桿。此前,通過連續5年的評選活動,氮肥行業已經涌現出一批標桿企業,包括華魯恒升、江蘇靈谷、河南心連心、山西天澤、四川天華等。

  六是堅持綠色發展。綠色發展既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內容,又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氮肥行業今年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和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綠色制造,實施清潔生產,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三廢”排放,向社會提供高質量、高附加值、綠色低碳的氮肥產品。著力推進“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加快促進行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躍上一個新的臺階。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shenqi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