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不少人為家中添置花卉,鮮花市場火熱了起來。近日,記者在嘉興植物園店看到,有不少市民前來選購。
與往年相比,今年喜歡進口花卉的市民更多了,這直接體現在了我市的進境種苗花卉數量上。據嘉興檢驗檢疫部門統計,2017年嘉興轄區共進口種球5700萬粒,同比增長63%;進口花種3355千克,同比增長76%;而苗木的進口量增幅*,由2016年的54.8萬株上升到135萬株,數量創歷年新高,同比增長146%。
除了數量上的激增外,進口種苗花卉的品種和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在過去,大多進境的是郁金香、百合和洋水仙等,今年增加了姜荷花種球、蔥種球等,進口的國別除了傳統的種球產地荷蘭外,增加了泰國和美國等。進境種苗的地區增加了拉丁美洲產地。
去年以來,嘉興轄區內進境種苗花卉企業經濟生產活動頻繁,也結出了豐碩的成果。如森禾種業專注于大型工程的項目,旗下進境或生產的花草走進了“一帶一路”峰會的現場,雁棲湖會場外的背景墻和主路花柱均由該企業承辦和布置;虹越花卉作為地方龍頭企業則專注于家庭園藝,“讓園藝走進家庭,讓園藝美化生活”,在華東地區開設了多家園藝賣場,同時開設了日本、英國、荷蘭等地的花展旅游線路,其進口的高端種苗花卉走入尋常百姓之家。
作為全國進境種苗花卉*多的虹越花卉,其工作人員可以明顯感受到消費者對于進口花卉的青睞,虹越·園藝家嘉興植物園店店長告訴記者,以月季為例,進口的月季多以嫁接為主,國內的則多是扦插,嫁接出來的月季,抗病蟲能力強,分支多,花型也好,而扦插的則容易生病,看著比較單薄。
“過年圖個喜慶,所以想買點迷你玫瑰和紅掌,看起來就紅紅火火。”前來采購年宵花的張阿姨告訴記者,放在她購物車里的幾款花均為進口花卉。
數量的增長,品種的擴大,都給檢驗檢疫工作帶來了更大的難度。“對于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產品,禁止進境和重點關注的有害生物千差萬別。”嘉興檢驗檢疫部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除了搜集國外疫情風險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外,對于有的品種,隔離的數量、隔離的期限甚至無文件可依據。如何滿足市民對進口花卉需要,同時保障進境的檢驗檢疫安全?這成了一道擺在嘉興檢驗檢疫部門面前的難題。
為此,嘉興檢驗檢疫部門不僅定期開展疫情監測,做到對于植物疫情“早發現、早防治”,而且規范隔離種植監管,為企業的經濟生產提供*便利化;同時,加強與農林部門的協作,雙方就動物疫情和農產品突發事件、重大疫情和農產品安全分析、有害生物監測、加強技術和學術交流等八個方面建立合作機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