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到了離別的那一刻,才知團聚的珍貴。春節假期回故鄉孝感市大悟縣一個小山村探親,眨眼歸期已至,鄉親執手相送至村頭老槐樹下,八十多歲的五叔手提肩扛地趕到車前,不由分說地拉開后備箱,邊往車里塞著山羊肉、黑豬肉、土雞蛋等山里的土特產,邊叮囑道:“都是自家產的又是你們喜歡吃的,多帶一些回去”。直到把車里塞得滿滿當當的才讓我們的車啟動。
故鄉漸行漸遠,堂哥的話讓我感到欣慰,“往年過春節,都是農村人進城打年貨,可如今,大別山區好山好水放養山羊、散養土雞、圈養黑豬等許多綠色生態特產,不僅成為本地農家樂的特色菜肴,也成了城里人眼中的“香餑餑”。來山里淘年貨,已成為城里人的時尚。”
鄉村特產在滿足城里人口福的同時,也增加了農民收入。雙橋街經營山羊肉的老板劉青峰說,許多城里人周末開私家車來買山羊肉,還有很多游客也慕名來淘一把年貨,羊肉銷量不減,價格還穩中有升,生意一年比一年紅火。
隨著農村景點交通越來越方便,鄉村土特產的綠色、鄉愁等元素也越來越受到市民的青睞,一趟鄉村游,還可順道打年貨,一舉兩得。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