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春節還沒過完,固原涇源縣黃花鄉羊槽村的女人們就聚在一起,盤算著怎么把今年的活計干好。
不同于以往的冬閑,近兩年,她們的冬天忙碌而充實,刺繡、編織、串珠、金絲沙畫……上手的都是“藝術活”。
“看我們的手藝咋樣?”在羊槽村的沙畫工作室,村民馬玉翠說,現在羊槽村婦女的沙畫已經不再局限于梅蘭竹菊等花卉、人物作品,題材越來越廣泛,也越來越受游客的歡迎。
3年前,寧夏旅游發展委員會對羊槽村巧手能干的婦女進行金絲沙畫培訓,成立了涇源縣胭脂峽旅游商品合作社,從事沙畫制作和銷售。2017年,旅發委在羊槽村推出了“訂單培訓”,讓學員一邊學習技術,一邊制作加工,產業驗收合格后,企業回收并支付加工費。
“訂單培訓讓大家既學到了技術,又得到了實惠,積極性特別高。”學員馬秀紅說。
在訂單培訓結束后兩個多月的時間里,羊槽村旅游工藝品銷售額近6萬元。
隨著村民旅游產品制作工藝的不斷提高,羊槽村結合涇源縣2017年旅游扶貧項目的實施情況,確定了21戶會刺繡、懂沙畫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作為旅游產品加工銷售扶持對象,建設旅游扶貧手工作坊21個,并以這21個手工作坊為骨架,動員全村留守婦女積極參與,生產加工刺繡等特色民俗產品。
2017年,胭脂峽旅游商品合作社還參加了2017海峽兩岸(寧夏)旅游商品展覽和昆明“2017中國國際旅游節”,景泰藍金絲沙畫、胭脂峽垛繡、編織、串珠等六大類共計797件商品參展,并與6家企業簽訂了村級旅游商品代銷協議,不但打出了名氣,更拓寬了該村旅游商品的銷售渠道。
憑著旅游手工藝品制作的底子,羊槽村建起“旅游扶貧車間”,引進旅游商品研發中心,在淘寶網開設羊槽村工藝坊網店,全力打造以沙畫、串珠、繩編等為主的旅游商品制作基地。
目前,羊槽村有58戶村民從事旅游手工藝品制作,11戶開辦農家樂,35戶參與旅游服務,每戶平均月收入增加1500元至2000元,旅游產業正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夢工廠”。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