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節里,浙江寧波象山丹東街道姚家山自然村沈金昌等村民興奮地參觀新建的“丹姚苑”樓區及道路綠化、健身休閑、文化活動中心等配建設施。沈金昌告訴說:“春節前小區房搖號分配,那套117平方米,我家只要拿出40萬元。”村干部葛瑞祥一旁介紹:按照村小區開發分配規定,分房、分錢自我選擇,每人房值13.4萬元。沈家5口人,房值分紅67萬元。
姚家山村坐落縣城東郊,全村78戶,320人。該村土地被征時,注重發展集體經濟,現有丹峰路、靖南路等街面樓房50間,2017年集體租賃收益140萬元。村南塔山路有塊15畝河邊地,為村*后一塊留用地。前幾年開發商相中,愿出高價收購。村班子經過反復討論,認為賣光分光一時風光,今后坐吃山空,兩極分化,不利長遠發展、和諧穩定。在街道、部門支持下,該村通過政府土地拍賣,轉為國有性質;自建房產公司,招聘建筑工程隊;根據居民小區設計標準、施工規范、監管機制,興建“丹姚苑”小區。
該小區4棟5層,建筑面積11229平方米,總投資7000萬元。村里以街面房作抵押,向銀行貸款3000萬元。2016年4月開工以來,村里“約法三章”:村干部、監管小組及親屬不許染指項目分包、建材采購等,公事公辦嚴格把關。施工兩年來,沒有人反映過工程腐敗情況;春節前搖號分房后,各戶仔細檢測,沒有人投訴房屋質量問題,被村民譽為“陽光工程、福利工程、優質工程。”
“個人得實惠,集體賺大頭。”當了40年村干部的葛瑞祥扳起指頭算算:除村民要求分房(55戶)外,樓區緊靠塔山路的12間街面房也留給集體,剩余34套將對外銷售,集體可賺純利潤1000多萬元;加之丹峰路、靖南路街面房到期新租,2018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有望增至240萬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