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致富經 > 常德石山種出“致富果”
常德石山種出“致富果”
農業網   時間:2018/2/26 10:19:00  來源:常德日報  閱讀數:397

  2月22日,上班*天。記者走進常德臨澧縣刻木山鄉的山山嶺嶺,眼前呈現出一幅迷人的勞動畫卷:村民們有的手持剪子,對蔭蔽樹實行開“天窗”;有的拿著鋤頭,開溝排水;有的騎著摩托,為果樹置辦肥料等。刻木山鄉鄉長陳遠林告訴記者,近年來,該鄉黨委政府一直把發展優質果業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果品照亮了農民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刻木山鄉農民早就有種果樹的習慣,上世紀七十年代,全鄉興起水蜜桃種植熱。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品種逐步退化,果實越結越小,蟲眼起來越多,味道越吃越酸,挑到市場上,即使價格低廉,也很少有人問津。

  看著果農門前一堆堆爛掉的桃子,鄉黨委政府負責人心里很不是滋味。經過再三考慮,果斷出擊,將劣種全部砍掉,換上柑橘、紐荷爾臍橙、園豐臍橙、中華脆蜜桃等名優品種。

  刻木山鄉山多田多,有耕地4.7萬畝,山林8.2萬畝。鄉黨委瞄準這一優勢,提出了“向荒山進軍,叫巖山獻寶”的口號。

  記者登上巖龍山嶺,但見株株果樹青翠欲滴,未發現一片蟲梢蟲葉。巖龍村村支書朱良軍笑著說:“好果樹源自好技術。村里經常邀請省、市有關專家,手把手地教,面對面地傳,從剪枝、施肥、打藥,果農照技術操作,按營養搭配,沒走樣。”

  果園內,全市投資*的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已經完工,噴滴灌設施全部建好,開關打開,山泉水汩汩流出,讓人好生歡喜。

  “往年一到干旱季節,果木便枯死,農民損失慘重。今年好了,再大的干旱,我們果農也不怕了!”巖龍村紐荷爾臍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祖元喜滋滋地說。

  “為把果木產業做大做強,我們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措施,引導大戶積極種植果木。經過逐年開發,已建成2.5萬畝優質臍橙和雜柑基地、1萬畝中華脆蜜桃。”陳遠林介紹。

  鄉政府每年拿出30萬元以上專項資金,用于苗木補助、大戶扶持、示范園區建設;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統一實行機械開挖,免費提供果樹苗子;聘請省、市、縣專家,實行面對面指導;選派技術欠缺的果農進行專業知識培訓;爭取國投項目資金1700多萬元,完成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將路面硬化到農家果園,讓農民運輸無阻……

  優惠的激勵機制,猶如一支興奮劑,讓山里農民眉尖上來了勁。巖龍村村民劉國清找來一臺旋耕機,將200畝荒山全部開挖出來,栽上了紐荷爾臍橙。其他農戶見了眼饞,也紛紛上山,短短幾年,全村8000畝荒山果樹成行,綠色滿園。

  在施肥上,果農們重施農家肥。底肥使用人畜大糞加火土灰;平常將收來的雞糞、牛糞往果園里埋;砍來的秸稈往園土上蓋,讓其抗旱保溫;腐爛后培肥,疏松果園;果實采收后及時施肥,保障樹體營養。

  在病蟲防治上,果農們堅持生物、物理防治為主,輔以化學防治。冬季清園時,剪除病蟲枯枝集中燒毀。

  “殺蟲劑我們基本上不用了。不僅節省生產成本,而且培育出來的果實色澤好看,又大又甜,看著就喜歡。”劉祖元指著園中的頻振燈贊不絕口。

  正因為如此,巖龍村去年280萬公斤臍橙剛成熟,就被北京、重慶、湖北等省內外客商一搶而光,1100多萬元塞入農民腰包。

  如今,刻木山鄉不少農民發了水果財,摘掉貧困帽,奔上小康路,全鄉3萬畝果木年產值突破億元大關。

  在桃樹村,5000多畝中華脆蜜桃花意漸濃,大大小小的花骨朵冒出了頭,今年無疑是個豐收年。

  果農胡定雅高興地說:“脆蜜桃原來2元/公斤,價格低還沒人要。現在注冊了商標,獲得農業部綠色食品認證,身價一下漲到10元/公斤,客商還搶著要。”

  “等脆蜜桃成熟,歡迎你們來采摘,分享果農們豐收的喜悅!”陳遠林向記者發出邀請。

  記者仿佛看到,滿山大大小小的脆蜜桃色澤紅顏,散發出誘人的清香,等著我們去一飽口福。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yanglei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