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就是單純種地,經濟效益低。自從流轉土地蓋上了大棚,我們農民的收入是越來越高了。”菏澤市成武縣伯樂集鎮前郭莊村村民劉獻春告訴記者。日前,記者在前郭莊村看到,四個金針菇大棚采摘需要八十多名工人,為村里閑散的勞動力創造了就業機會,特色農業帶動就業,金針菇大棚成為前郭莊村脫貧的重要依托。
2017年,前郭莊村利用扶貧資金建起四個高標準金針菇大棚,鼓勵村民嘗試種植經濟價值較高的金針菇,每個大棚占地二畝,可以存放80000個金針菇菌袋。劉獻春承包了其中一個大棚,雖然是*年種植,但是金針菇長勢不錯,一年就能收回成本。
與前郭莊村不同,成武縣黨集鎮胡樓村發展特色水果種植。這兩天,在胡樓村的艾克爾農場,工人們正忙著種植火龍果,這些火龍果將在2019年2月成熟,向游客開放采摘。
此外,記者在艾克爾農場看到,規劃整齊的溫室大棚在陽光下泛著銀光。走進大棚,綠意盎然,蕓豆、西紅柿掛滿枝頭,等待采摘,西芹植株挺拔,有待收獲。
據艾克爾合作社負責人宋合領介紹,艾克爾農場現在有高溫大棚32個、育苗恒溫棚1個,分別種植蕓豆、西紅柿、西芹、蘑菇、甜瓜等,全部采用有機種植,施用有機肥、實現肥水同源;合作社采用統購統銷的模式,訂單化種植,在保證承包戶有穩定收益的同時吸引大客商前來預訂果蔬。下一步,艾克爾農場將逐步擴大規模,帶動周邊村莊科學化、規?;N植,在提高產量的同時也提高居民收入,讓家家有棚種,戶戶都分紅。
宋合領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一個高溫大棚占一畝多地,一畝地如果種玉米和小麥一年凈產值也就2000元左右,大棚效益好,并且是常年種植,每個棚都能有萬元以上的收入。宋合領說,僅這32個棚,用工就能達到100人以上,附近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學到農業種植技術,還能掙到錢。
胡樓村黨支部書記胡甫合說:“一畝園十畝田,種蔬菜的經濟收入要比種糧食要高得多。成武縣把發展特色農業作為脫貧攻堅的有力抓手,積極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引導農民發展高產高效特色種植,提高土地產出率,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目前,成武縣把發展特色農業作為助推現代農業提質增效的發力點,新建九女現代農業產業園、茍村太空蔬菜產業園、白浮金橋農業示范園等一批農業特色產業園區,新增市級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示范鎮4個,立足“一鄉一業、一村一品”抓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打造萬元田、特色方、產業帶,放大農業脫貧效應。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