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甘南州舟曲縣采取多種方式,積極引導幫助農民發展專業合作社,推行“菜單式”富民產業扶持模式,引導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與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1293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成員20528人,帶動農戶8500多戶、貧困戶3376戶,入股資金達64150萬元,實現了貧困村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全覆蓋,形成了以合作社帶動農戶,以農戶建基地,以基地促增收的良好勢頭。
城關鎮三眼村的郭轉錄是村里的養殖能手。2012年,郭轉錄成立了轉錄綜合養殖農民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標準化養殖模式,與入社農戶合作,采取統一規劃、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的方式,帶動農民從分散經營走向專業合作經營。合作社的發展為貧困戶就業提供了機會,解決當地勞動力20余人,年創經濟價值100多萬元,并通過免費發放雞苗、養成后以市場價回收的方式幫助貧困戶增加收入。
江盤鄉南山村村民閆偉軍于2011成立了偉業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注冊資金200余萬元,積極推動生豬養殖發展,示范帶動全體合作社社員,為本村的貧困農戶提供仔豬,并對貧困戶進行養豬技術培訓,全程跟蹤服務,帶領貧困戶盡快脫貧致富。閆偉軍說,合作社從以前的5戶發展到現在的10戶,今年效益也可觀,基本上凈收入達到了35萬元,今年每戶基本上能分到3萬多元。
曲瓦鄉水泉村村民張劉軍,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流轉土地320幾畝,種植當歸、大黃、黨參、黃芪等藥材,并成立了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專業合作社的示范引領,增加了經濟收入,加快了*扶貧脫貧步伐,又讓群眾學會了中藏藥材和樹苗的種植技術,激活了廣大群眾種植中藏藥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貧困戶走上了發家致富的路子。張劉軍說,通過兩年開發,當歸、大黃、黨參、黃芪這些中藥材品質好產量高,明年還要擴大規模,按照村情實際讓鄉親們增加收益。
城關鎮沙川村興泰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一家以特色養殖經營為主的合作社,王生朝所養的特色魚種在舟曲遠近聞名,王朝生從一個絲毫不懂養殖的門外漢,到現在全村人人皆曉的致富能手,產業發展之路充滿艱辛。幾年來,王生朝不斷到外地考察,理清了思路,回來后他就開始籌建魚養殖場,并邀養殖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城關鎮政府為他申請了30萬元的貸款,在政策資金的扶持下,魚塘規模越來越大。王生朝說,我到外面看了幾個地方,外面養魚的規模都比較大,咱們縣上養魚是一個空缺,我當時就開始規劃養魚了,現在養了兩年多了,品種有十個。
目前,舟曲縣城關鎮沙川村興泰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縣上五個規模較大的酒店、十多個農家樂建立了合作關系,在縣城有專門的新鮮魚銷售點,打開了銷售渠道,生意逐漸紅火起來,收入也有了提高,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平坦。
立節鎮北山村在土地流轉方面大膽嘗試,以合作社為依托,緊緊圍繞特色產業發展,探索優化資源配置,規范有序推進土地流轉,通過土地流轉,過去效益不好的土地成為農民致富的“綠色銀行”,農民在自家土地上就有了創業務工的機會,土地流轉帶來的效益逐漸凸顯。現在,土地流轉后的農民既有租金收入,還可以在合作社里打工,實現了農戶增收與合作社發展的雙贏。
舟曲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的發展過程,進入了一個數量持續增長、質量逐步提高的新階段。現已認定縣級示范社180個,州級示范社25個,省級示范社16個、*示范社1個。采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把特色種養產業培育成為“促增收、能富民”的支柱產業。從產業分布看,合作社全面覆蓋了經濟林果、中藏藥材、特色養殖、設施種植等主導產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