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金華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50.06億元,增長2.0%,增速高于前三季度0.4個百分點,全年走勢呈現平穩向好。其中,農業種植業實現增加值106.27億元,增長6.2%。
2018年是貫徹十九大精神,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開局之年,金華全市農業部門將以十九大精神為引領,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農業廳的部署,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的新目標,深入開展現代農業綠色富民行動,著力抓好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美麗田園建設、農業科技提升、農產品安全供給、農業發展保障五個方面重點工作落實,努力實現產業更高效、產品更安全、環境更綠色,力爭農業增加值增速達到2%,為推進現代化都市區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促融合,積極推進特色優勢產業提升
1、優化產業平臺建設,鞏固擴大產業優勢。一是提標改造農業“兩區”。全市提標改造糧食生產功能區5.95萬畝。規劃建設3個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力爭到2020年建成10個以上現代農業園區。爭取現代農業園區和特色農業強鎮建設總投資達到10億元以上。二是擴大畜牧產業轉型升級成果。創建美麗牧場50家,創建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1個以上。實施“金華兩頭烏豬轉型升級”省級重大專項,積極引導發展肉牛、湖羊、蜜蜂等特色畜禽品種。三是積極拓展特色產業發展。扶優做強浦江“巨峰”、永康“紅富士”葡萄,蘭溪楊梅,金東桃、草莓等特色產業,推進食用菌工廠化生產,鞏固磐五味、鐵皮石斛、金線蓮、藏紅花等中藥材產業優勢,推進江南藥鎮、森山小鎮等特色小鎮建設。
2、推進浙中生態廊道建設,增強輻射帶動作用。加快推進浙中生態廊道農業專項建設,廊道范圍內宜農區完成地力提升面積占比達50%,田園整治清潔化面積占比達1/2,創建20個以上規模適度、設施裝備好、品牌影響大、產業融合緊密的精品農業示范基地,建設10個以上休閑觀光農業園區,啟動建設美好鄉村示范區,完成廊道農業項目實際投資5億元以上。
3、加快土地連片流轉,推進適度規模經營。推行鄉鎮組建國有土地流轉公司的模式,推廣義烏“土地換社保”的經驗和做法,按照依法、自愿、有序的原則,鼓勵農村土地經營權連片流轉,整組、整村股份化流轉,引導農村土地從分散經營的農民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健全土地流轉市場,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全市新增土地流轉面積2萬畝以上。
優生態,積極推進美麗田園建設
1、推進農藥化肥減量控害。建立科學施肥技術推廣長效機制,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310萬畝,技術覆蓋率達到80%,推廣商品有機肥12萬噸。加快武義縣國家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縣建設。擴大病蟲草害綠色防控示范點建設,全市建立核心示范區60個以上,核心示范面積9萬畝,推廣面積72萬畝次。提升病蟲害測報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
2、推進資源化利用嚴控污染源。加強秸稈綜合利用,新建秸稈綜合利用全量化試點5個,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3%以上。把農田廢棄農膜、遮陽網、防蟲網、穴盤、營養缽、肥料包裝袋等塑料制品納入農業投入品廢棄包裝物回收處置體系,確保完成回收率70%,處置率90%。認真籌備在金華召開的全國農業綠色發展現場交流會議,制定金華市農業綠色發展行動計劃,進一步總結推廣農業綠色發展的經驗和模式,加快金華農業綠色發展。
3、推進田園設施整潔土壤清潔。引導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對建設標準低、使用功能差、布局不合理的設施大棚、欄舍、生產管理用房進行更新、維修、改造,使種養大棚、農業生產管理用房等設施外觀整潔,與周邊環境相協調。開展土壤污染防治,初步建立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定期報告制度,制訂全市重點地區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復規劃,形成治理修復項目庫,在1個試點縣編制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管制方案。
強轉化,積極推進農業科技提升
1、提升現代種業創新農作制度。鞏固提升水稻、玉米、水生蔬菜、地方特色蔬菜品種和地方特色花卉等育種優勢,做大做強金華豬、水稻、玉米、葡萄、中藥材、蔬菜、鐵皮石斛等種子種苗產業。推進種子生產基地、南繁基地建設。加快推廣符合市場和生產需要的綠色優質農作物新品種,全市引進培育新品種100個以上,推廣綠色主導品種70萬畝。大力推廣糧經結合、稻魚結合等“千斤糧萬元錢”高效生態模式。推廣新型農作制度面積32.44萬畝。
2、推進“機器換人”農業信息化。一是加快農業“機器換人”示范延伸。創建省級“機器換人”示范縣1個、“機器換人”示范鄉鎮6個、“機器換人”示范基地11個,啟動金華市創建全國農機安全示范市創建。推進農業“機器換人”由關鍵環節向全生產環節、由示范點向示范鄉鎮及示范縣延伸。二是加強新技術新裝備引進示范推廣。發揮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等示范作用,通過科技下鄉、現場展(演)示、集中培訓等方式,加快推廣先進適用農機新技術新裝備。新增農機裝備8000臺套,推廣水稻機械化栽植面積27萬畝。三是推進“互聯網+”發展。總結推廣浦江縣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創建經驗,加快農業信息化步伐。以設施農業為重點,配套應用小型氣象站、光溫水肥自動控制、作物長勢智能監控等設施裝備,探索“互聯網+”在農機領域的應用。四是確保農機安全生產。嚴格落實農機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制,確保農機安全責任事故控制在省指標以內。
3、加強產研對接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圍繞金華農業主導產業,爭取糧食綠色高產創建、畜牧業綠色發展模式、蔬菜綠色高效種植模式、食用菌菌棒集約化生產模式等取得新突破。完善農技推廣服務體系,提升農業科技服務能力,深化縣級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指導蘭溪市開展農業部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創新試點工作,建成省級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25家。加快金華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改造提升,完善園區浮化中心附屋設施,完成海南南繁大樓及種子三室等基礎設增強硬件建設。
育品牌,積極推進農產品安全供給
1、強監管,夯實品質基礎。一是加強監管人員和經營主體能力建設。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以及安全生產知識宣傳,開展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人員、檢測人員以及規模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培訓,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力爭通過“雙認證”工作(實驗室計量認證和農產品機構考核認證)。二是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農業主導產業農業標準化實施率達到67.5%。深化“三品一標”工作,新增無公害農產品35只、綠色(有機)農產品14只、農產品地理標志2只。三是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和抽檢處置力度。全面開展農產品品合格證推廣。開展系列專項整治行動,增加安全監測抽檢頻次,合格率98%以上,對檢測不合格的農產品處置率達*。四是繼續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創建。東陽市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放心縣,完成*驗收申請,金華市、浦江縣啟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放心市、縣創建,力爭婺城區、武義縣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放心縣通過驗收,基本完成永康市、磐安縣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放心縣創建工作。
2、創特色,優化品牌效益。重點培育金華火腿、金華兩頭烏、金華酥餅區域品牌,整合培育1只金華市農產品公共區域品牌。通過各類農展平臺,開展產銷對接、推介、宣傳。對接商貿流通主渠道,推動農產品進市場、進商超、進餐企、進網絡。
3、育主體,增強示范輻射。重點支持一批領軍型農業龍頭企業做強做大,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培育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0家以上。完善農村經營制度,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新創建市級以上示范性家庭農場30家,積極引導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橫向聯合和縱向聯動,促進組織規模擴大、服務功能拓展、一體經營發展、競爭實力增強。
激活力,積極推進農業發展保障
1、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制定金華市加快土地流轉推進適度規模經營意見。推進集體經濟薄弱村消除工作,把1000個機關部門單位、1000家企業結對幫扶消薄工作的“2+1”幫扶行動抓實抓出更大成效。積極推進國有農墾場深化改革工作,穩妥做好石門農墾場棚戶區改造及安置工作。開展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作,加強益農信息社建設。
2、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全面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規范管理,圍繞茶業、蔬菜、水果、中藥材、食用菌等產業發展,積極拓展培訓領域,新培育新型職業農民3200人。
3、增強“農業鐵軍”執行力。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今年中央將要部署的“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與局系統開展的“三學三比”(學精神,比風貌;學理念,比思路;學舉措,比進位)教育實踐活動有機結合,強化干部隊伍作風建設,增強爭先進位意識。完善各類規章制度,細化崗位責任,確保制度行得通、做得到、管得好、用的靈。
風帆啟航再馳騁,大海揚波作和聲。鄉村振興邁進了新時代,讓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干,斗志昂揚抓落實,在金華農業農村的發展中譜寫新篇章!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