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中央建議盡快構建產業扶貧長效機制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而產業扶貧是脫貧的必由之路,只有產業發展起來了,“輸血”變為“造血”,才能徹底拔掉窮根。
產業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之舉,也是實現農村長期穩定脫貧的重要措施。2016年國家九部門聯合印發《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促進*脫貧指導意見》,對產業扶貧提出一系列支持政策,各地圍繞產業扶貧也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措施。
“成效很大,但問題也不少。”民進中央參政議政部副部長姚立迎在隨民進調研組就產業扶貧專題進行了一系列調研之后,如是說。
首先是產業扶貧區域意識的提升問題。民進中央在調研中發現,一些貧困村在產業選擇上缺乏鄉(鎮)域、縣(市)域的整體概念,要么在區域產業規劃中找不準定位,要么產業配套基礎設施、市場信息等方面不完善,影響了產業扶貧效能的整體發揮。
“產業扶貧的權責邊界也有待厘清。”姚立迎說,在脫貧攻堅硬任務的壓力下,各級黨委和政府有越俎代庖的趨向,貧困村和貧困戶的主體性不足,很容易形成政府越位、貧困戶缺位的尷尬局面。“一些地方政府采取委托幫扶方式,將用于直接幫扶的資金打捆撥付給龍頭企業,幫扶對象獲得分紅,這種方式存在一定風險。還有,在諸如土地流轉、建立股份制等組織形式中,貧困村和貧困戶對信息了解有限,信息不對稱也將對雙方的長久合作造成影響。”
產業扶貧的風險防范也令民進中央擔憂。貧困地區防災減災體系相對薄弱,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發展扶貧產業面臨的自然風險普遍較大。但目前,扶貧產業選擇、項目實施都帶有明顯的政府主導性,對市場風險防范不足。“有些企業拿到扶貧款后對經營成效無暇顧及,甚至可能存在套取扶貧資金的問題;有些合作社純粹是應付檢查的‘空架子’;有些合作社連選擇能力較強的負責人都很困難。”姚立迎表示。
在民進中央看來,要打好產業扶貧這一仗,必須盡快構建產業扶貧的長效機制。
民進中央建議,加大貧困地區產業培育和承接的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圍繞行路、飲水、用電、通訊、住房、清潔、入學、就醫、文化娛樂、便民服務等民生問題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根據扶貧規劃或者根據實際*選擇的特色產業發展需要,建設好特色產業園區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為特色產業持續發展壯大創造條件;圍繞區域各類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大投入,使貧困村的產業扶貧在區域發展中獲得強大支撐。
在產業扶貧風險識別與防控的長效機制方面,民進中央提出將產業扶貧的風險識別和防范工作納入縣、鄉、村三級扶貧工作體系,構建體系化的產業扶貧風險防范機制。將風險識別與評估作為扶貧產業選擇的重要依據,探索建立產業扶貧風險識別與評估機制。在做好風險防范的基礎上,創新保險扶貧、金融扶貧模式。建立產業扶貧風險專項基金。以縣為單位,采取政府、企業、貧困戶多方參與,自建、共建多種模式的產業扶貧風險防范專項基金。
“此外,還應旗幟鮮明地將壯大集體經濟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將壯大集體經濟的導向融入到產業扶貧的運行中去。”姚立迎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