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冰雪消融的蚯蚓垅上爬行,身后留下一串串爬行的“印塘”……自幼殘疾,靠四肢爬行的興化殘疾人劉天前,敢于向命運抗爭,用殘疾身軀“爬”出了一條蚯蚓養殖的創富路。
近日,記者來到劉天前的興飛蚯蚓養殖場時,他正趴在一個蚯蚓垅上,用手插入垅里測試溫濕度。“垅子是蚯蚓的窩,只有溫濕度適宜,蚯蚓才能很好地生長和繁殖。”劉天前說。
被拐乞討“結緣”蚯蚓養殖
“得以養蚯蚓,是源自我的一場人生漂泊。”劉天前說。
劉天前今年41歲,興化市安豐鎮三莊村人。幼時的一場高燒,使他淪為“癱子”。9歲那年,他被陌生人用紙糖引誘拐走。
陌生人是個丐主,將他拐到無錫后就把他放到無錫一菜市場附近乞討。每天早上,丐主用板車把他送去,傍晚把他接到下榻的船上。忍饑挨餓乞討了3個月,劉天前再也不肯回到丐主的船上。
菜市場一位水果攤老板收留了他,教他識秤、算賬、賣水果。劉天前天姿聰穎,水果賣得活,加之興化口音,在杭州從事蚯蚓養殖的興化老鄉丁老板頻頻光顧。丁老板經常來無錫送貨,每次都買上很多精品水果送客戶。一來二往,兩人便熟悉起來。丁老板非常欣賞劉天前的勤勉,對他更充滿了憐惜。3年后,水果老板轉行,劉天前便被丁老板接到蚯蚓場當工人。
劉天前起初的工作是,搖輪椅車在蚯蚓場的田間大道上巡邏,驅趕吃蚯蚓的鳥兒。在蚯蚓場,劉天前了解到蚯蚓養殖的收益高,便決心學習蚯蚓養殖技術,日后好回鄉創業,從而養活自己、幫助家里。
不久,他請老鄉幫他買了一件摸魚人穿的皮裟。從此,這家蚯蚓養殖場就多了一條特殊的“蚯蚓”。劉天前不再坐在輪椅車上搖來搖去,而是圍著蚯蚓壟爬來爬去,不時雙手插入養殖壟,測溫度、試濕度,看生長、查養料,掌握和摸索出了一套蚯蚓養殖技術。
二斤半蚯蚓種開啟養殖之路
1993年冬天,時年16歲,在外漂泊多年的劉天前“衣錦還鄉”:他手持“大哥大”,腰別中文BB機,懷揣2萬元現金。
“家里人以為我死了,母親怎么也不敢相信,直到我出現在母親勞作的田邊。”劉天前說,大哥大、BB機是丁老板給配的,他回家,是因為想家,因為有了創業的念頭。
劉天前還帶回了二斤半蚯蚓種,在自家院子里開始了蚯蚓養殖之路。當時,對于養蚯蚓致富養家,家里人懷疑,莊上人嘲笑。然而,不久,一位親戚以每市斤18元的價格包攬了他的蚯蚓。該親戚善于“張卡”捕魚,周邊有一大幫同行。紅蚯蚓魚喜食,易“張”到魚,正常一市斤紅蚯蚓能“張”到約300元的魚。
從此,家里人不再反對他養殖蚯蚓,養殖場地也從院子移到他家的打谷場。場與村莊隔一條河,他讓父親早晨把他送到場上,晚上再接他回去。為了避免白天大小便,他常常早餐吃面條,中午不吃不喝。為了吸引客戶、擴大銷售,他學會了用手機將圖片上傳到釣魚微信群、漁具QQ群。
創辦養殖場實行規模養殖
蚯蚓養殖規模越做越大,2016年11月,劉天前在林湖鄉西丁村創辦了興化市興飛蚯蚓養殖場。養殖場規劃100畝,*期租地36畝。目前,蚯蚓場已投入40多萬元,購置了農用卡車、鏟車、上糞機,安裝了用電變壓器,建了EM菌分解化糞池,以及簡易的辦公生活用房、倉庫用房等。
劉天前說,當地村委會對蚯蚓場很是關照,去年秋收期間,村里專門為他收集了稻秸稈,并運送到蚯蚓場,還幫助堆好,并給一筆秸稈處理補貼。3個草堆足有15萬公斤稻草,足足夠用一年。如果算上錢,需要好幾萬元呢。
離場三四公里的劉澤村劉小琴豬場也對他給予大力支持。1.5萬頭的豬場規模,豬糞全部免費提供,還準備幫他捐建一座水泥發酵場。
“去年一年,蚯蚓場幾乎沒有收入,蚯蚓主要是用來繁殖擴垅。今年開春后,蚯蚓將開始銷售,未來兩三年還是以飼料、釣餌為主,每市斤價格在10元以上。”劉天前說,揚子江藥業公司雖有訂單,他卻不敢接收,原因是在量上不能滿足供應。對方要求每天供應300斤、蛋白含量在60%以上的鮮蚯蚓,這需要100畝的高質量養殖規模才能達到。“這是下一步的努力目標。一方面為罹患癌癥的父母掙醫療費,另一方面想掙錢辦個重殘人養老院,讓像自己這樣的殘疾人老有所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