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惠州市獲評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為鞏固提升惠州市生態文明建設,昨日下午,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會議召開,惠州市將不斷完善河長制責任體系,深入推進江河、河涌整治,提升全市水環境質量,同時全力打好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加強生態建設與保護。
3月8日的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會議提出,要把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創建指標體系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標準,全面梳理惠州市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短板”,逐項制定實施整改措施,聚力重點攻堅,確保所有指標穩定達標。
會議要求,惠州市各縣區和市環保、住建、水務、農業等部門要不斷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尤其是要不斷完善河長制責任體系,積極發揮河長制辦公室組織協調和監督指導的職能,深入推進江河、河涌整治,提升全市水環境質量;市住建局要加快推進城鄉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重點完善截污管網配套,持續提升全市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市水務局要大力推進節水工作,確保水耗指標穩定達標;市審計局要建立健全惠州市生態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機制,強化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市發展和改革局要牽頭推動綠色產業經濟建設,市經信局要大力做好節能降耗工作,不斷降低惠州市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市國土局要牽頭加強全市土地集約利用,不斷提高單位工業用地工業增加值。
此外,惠州市將以深化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建設為抓手,進一步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機制、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統籌協調機制,全力打好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加強生態建設與保護,加強水、土地、山地、林地、海洋、礦產、海島等自然資源的管控和集約利用,推動惠州市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不斷提高。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