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重力度規劃。成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產業發展專班,有序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規劃調減玉米種植面積20萬畝,調減后以發展蔬菜、馬鈴薯、食用菌、中藥材、經果林、茶葉、肉牛(配套牧草)等產業為核心,規劃新增種植辣椒4.71萬畝、香蔥0.25萬畝、蔬菜2.13萬畝、冬蓀0.3萬畝、大豆4.79萬畝、茶葉0.8萬畝、密植玉米5萬畝、高產牧草1萬畝、獼猴桃0.5萬畝、中藥材2萬畝、烤煙3萬畝、經果林4.64萬畝。
二是重力度打造。以蔬菜(食用菌)、辣椒、經果林、中藥材、飼草五大產業為核心,按照縣領導示范樣板點在5000畝以上,鄉級領導示范樣板點在1000畝以上要求,建立農業結構調整領導干部示范樣板點116個。并將所有樣板點落實責任、落實地塊、落實產業、落實圖斑,落實經營主體和技術指導人員,統一實行掛牌管理。目前,土地翻整已全面啟動,物資儲備全部完成,各樣板點實施方案已制定,并成立縣、鄉兩級領導示范樣板點建設工作專班,著力打造規模化、標準化、特色化、商品化的示范點。
三是重力度調減。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實施退耕還林還草,調減玉米面積7.6855萬畝。高速公路、國道、縣道和鄉道等主要公路沿線調減玉米面積7.271萬畝。旅游景區周邊及重要水源地調減玉米面積1.47萬畝。25度以下坡耕地調減玉米種植3.3545萬畝。
四是重力度培育。目前,全縣農業企業53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5家,市級龍頭企業24家,其他企業2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774家,保證每個村有經營主體2個以上,深度貧困村農民專業合作社84個,深度貧困村合作社覆蓋率*。
五是重力度強化資金保障。全縣已落實農業農村發展資金12.8億元,其中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資金1.12億元,包括辣椒產業3500萬元,蔬菜產業750萬元,冬蓀產業540萬元,經果林產業5000萬元,大豆產業110萬元,高產牧草151萬元,青貯玉米300萬元,獼猴桃產業850萬元;產業扶貧子基金11.68億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