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鄉村振興的時代考卷上,“錢從哪里來”是一道必答題,也是一道難題。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開拓投融資渠道,強化鄉村振興投入保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財政投入必不可少,既要有“量”的保障,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更要有“效”的提升,管好用好每一分錢,確?;ㄔ诘度猩?;還要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引導作用,撬動更多金融資源和社會資本投向農村。當前,全國兩會正在進行中,讓我們將目光聚焦會場,看看代表委員們就農村融資難題提供了哪些破解思路。
農村金融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持服務“三農”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我國農村金融取得長足發展,初步形成了多層次、較完善的農村金融體系。但總體上看,農村金融仍是整個金融體系中*為薄弱的環節。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解決錢從哪里來的問題。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
代表委員們建議,要加快推進農村各項制度改革,不斷拓寬農村融資渠道,建立適應農村產權制度和農業生產特點的金融服務體系,確保鄉村振興“有米下鍋”、活水不斷。
1
增—擴渠道引資本多扶持
農村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由來已久,特別是上個經濟周期,大量農村金融機構撤出農村市場,使得農村金融需求與供給嚴重失衡。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依靠改革創新壯大鄉村發展新動能”,代表委員們認為,解決好“錢從哪里來”是振興鄉村、推動城鄉融合的關鍵。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連云港市農科院院長徐大勇表示,工商資本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他們中的相當大部分從農村走出來,天然地熟悉農業、親近農民,是鄉村振興的機遇。對于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的熱情,應該大力鼓勵引導,穩定政策預期,優化投資環境,遵循市場規律,讓更多的工商資本在鄉村振興中大有作為。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董事長解學智認為,鄉村振興首先應解決錢從哪里來的問題。近兩年,農業擔保發展很快,有效解決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難、農業企業投融資的問題,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基礎條件。相關部門應當出臺更多政策措施,切實發揮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的作用,通過財政擔保費率補助和以獎代補等形式,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支持力度。
拓寬農業企業融資渠道,通過資本市場解決融資成本高的問題,成為廣大投資經營者的普遍要求。全國政協委員、甘肅凱凱農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愷建議,國家證監會等部門制定出臺相關政策,對貧困地區農業龍頭企業在擔保評級、征信融資等方面給予相關政策支持,適度降低上市融資門檻,放寬限額,開通渠道,鼓勵支持貧困地區農業龍頭企業融資上市。
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政策扶持是關鍵。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院長李成貴建議,根據國家政策,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完善地方性法規,加大對農業企業的支持力度;完善財政金融機制,在財政預算中安排扶持農業企業發展的專項資金,為農業企業擔保、貼息。
2
減—輕稅負緩還款優環境
由于農業面臨生產周期長、資金投入大、流轉土地不能抵押貸款、銀行貸款門檻高、還款期限短、投資機構及基金不看好、小額信貸利率高等問題,嚴重制約了中小型企業特別是農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城鄉都有,農村的情況更突出,這與地區的產業發展水平有關。”全國政協委員、遼寧省盤錦市副市長潘元松表示,盤錦市與農業銀行合作,推出以財政風險補償基金作為主要擔保形式的“惠農貸”“扶貧貸”等產品,解決了過去相關主體抵押物價值不足、擔保難尋的窘境,充分發揮了政府增信機制助推“三農”和中小微企業發展的作用。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幅降低企業非稅負擔。繼續階段性降低企業“五險一金”繳費比例,全年要為市場主體減輕非稅負擔3000多億元,讓企業輕裝上陣、聚力發展。全國政協委員、廣西農科院副院長陳彩虹表示,政府應研究制定相關政策,給予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相關補貼,合理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對外競爭力。
農業貸款不僅難,還款期限相對其他行業也存在緊和急的特點。身為一線農業企業家,李愷對記者表示,銀行要求的農企貸款還款周期一般為一年,這對于技術集成程度高、研發周期長的種子、肥料類農業企業來說就非常緊張,企業資金周轉空間很小。李愷建議,相關銀行應當因地制宜,根據農企特點適當延長還款年限,進一步減少企業還款壓力,幫助企業將更多資源集中到技術研發中,推動鄉村產業興旺發展。
只有念好“減字訣”,才能走上發展快車道。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淄博市市長于海田認為,要大力減稅減費,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加快創新建設,這些措施必將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活力。
3
強—健產業延鏈條聚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提出,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實現產業興旺,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全力以赴消除農村貧困,推動鄉村生活富裕。
多名代表委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農村存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根本原因在于農業農村現代化程度不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質量和水平不夠,導致銀行在面對涉農貸款時存在猶豫、畏難的情況。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也是推進經濟建設的首要任務。”全國政協委員、安徽農業大學副校長馬傳喜認為,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融資難、融資貴的關鍵所在。只有農村產業興旺,才能逐漸推動農業由追求數量增長向追求高質量發展轉變,拉長農業產業鏈條,不斷提高農業企業的市場化、組織化程度,在與其他行業爭奪社會資源時處于優勢地位。
蹄疾步穩,是代表委員們對農業從業者的發展建議。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汕尾市政協副主席李秉記認為,實現鄉村振興,農業產業化是必由之路,但農業產業化并不適宜遍地開花、盲目上馬。地方政府應通過充分論證,集中引導農業企業發展。各部委也應出臺相應的措施扶持,使農企充分享受國家現有政策紅利。
推動農村產業發展,關鍵是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陳彩虹認為,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建設,要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匯聚資源的能力和作用。要通過村民入股合作社等方式,充分調動村民積極性,推動村集體經濟和農民共建共享共榮。
千倉萬箱,非一耕所得;干天之木,非旬日所長。在鄉村振興大潮涌起的當下,只要我們堅持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健全適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體系,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就一定能更好滿足鄉村振興的多樣化金融需求。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